【迷影視角】從編劇的角度閑扯商業類型片制造
好萊塢的類型片永遠是那套起承轉合的結構,刻板到幾乎是按照時間點剪輯,到了某一個時間點附近,必須是某一個必須的戲劇時刻。比如電影前3分鐘你要讓人物出場,前10分鐘你要來一場情緒緊張的戲份,20分鐘前后你必須開始另一輪調度觀影情緒的戲份。
把一個陰謀做成懸念,加點不用講求邏輯的情節和三十分鐘動作戲就是這部《金剛狼2》,好在老外喜歡折騰點主題出來。X戰警和番外篇都是讓變異人集體秀特異功能,這次就剩一只挨揍的金剛狼,加點未來感的道具,來場高速打斗,做個機械戰甲,就是僅剩的看點了,哦,還有狼叔的好身材,很盡本分的賣肉。
看完了《金剛狼2》,很想談談商業片類型片的制作規律。
做商業類型片不是什么神秘的難事,不過這類片子需要很強的工業屬性,需要嚴格按照工業化的制造流程,要有優秀的制造團隊,當然還必須有一定的錢。從編劇的角度談類型片制造,很容易讓大家看清類型片的制作規律。
好萊塢的類型片永遠是那套起承轉合的結構,刻板到幾乎是按照時間點剪輯,就是到了某一個時間點附近,必須是某一個必須的戲劇時刻。當然這種“刻板”不是壞事,它讓這類電影可以量產,可以被工業化制造。無論編劇換成誰,你的發揮空間就是在有限的范圍內,你所能做的就是盡可能的在有限的創作范圍內盡本分。
我們可以隨便找個好萊塢大片為例,比如布拉德•皮特主演的《僵尸世界大戰》,第一個情節點之前是逃亡,第二個情節點之后是實驗室找解藥。哦,順便提一下情節點,指在電影或電視劇的編劇術語中特指一件事變或事件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實習生 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