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說,不!中國美院85年的挑戰

2013年9月,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院)為紀念校慶85周年,舉辦主題展覽“八五·85”。85個校史人物的1985年,被裝進85段視頻,在展廳循環播放——策展人高士明意思很清楚:1985只是一個切面,支撐切面是85年的脈絡。在國美院長許江看來,這個脈絡就是“實驗精神”。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蔡佳茵 龍健 王煦

2013年,中國美院85周年校慶系列展之一,《不一不異中國青年藝術家實驗展》。“不”是中國美院的關鍵詞,近30年前,別人問趙無極,你畫畫的時候怎么想的。他說:我要我畫的和別人畫的不一樣,和我以前的不一樣。 (CFP/圖)

有幾只臉譜倒還辨得清,白臉黑髯的是曹操,紅臉白須的是黃蓋。別的無名鬼早已燒得走了樣:嘴巴歪上了臉頰,眉毛驚悚成一道波浪,兩只圓睜的怒目,活似黑洞洞的鵝卵。

85歲的林風眠卸掉了無意義的軀干,把痛苦和不驚全寫在臉上。那是1985年,他遁入香港第八年,在間巴掌大的畫室里,畫完了《火燒赤壁》。

那年,75歲的艾青寫了《艾青論創作》;78歲的李可染籌備了自己的大型個展;64歲的趙無極從法國回來,在母校浙江美術學院辦了講習班。

幾個講習班的學員隨即畢業了。23歲的耿建翌畫《燈下》,橙男灰女,面無表情,活像兩尊靜物;22歲的魏光慶畫《工業風景》,兩根鋼管,兩個人,在畫布上泛著冷光。

那屆浙美油畫系的畢業作品大都如此“冷漠”,老教授們坐立不安。院長肖峰出面操持,把油畫系老師鄭勝天和金一德請上答辯席。答辯整三天,《美術》雜志把論戰搬到紙上。“85新潮”這把火在浙美燒旺了。后來藝評人費大為出版《85新潮檔案》,浙美學生占了一半多。

2013年9月,中國美術學院(原浙江美院)為紀念校慶85周年,舉辦主題展覽“八五·85”。85個校史人物的1985年,被裝進85段視頻,在展廳循環播放——策展人高士明意思很清楚:1985只是一個切面,支撐切面是85年的脈絡。在國美院長許江看來,這個脈絡就是“實驗精神”。

七十多歲和七十多斤

葉劍英拍板,林風眠移居到香港去,這是1977年“文革”剛結束的事。臨走前,林風眠把肖峰叫到自己上海南昌路的舊宅里,贈了幅《蘆雁》給他。肖峰受寵若驚。

這宅子肖峰以前常來,1973年,73歲的林風眠服刑四年后形容枯槁;肖峰也剛被造反派從地府里退回,體重只剩七十多斤。“七十多歲”和“七十多斤”在上海畫院成了同事——那里既是“黑窩”,又是避難所。一起避難的還有劉海粟、程十發、吳大羽……

“頂得上半部當代美術史。”肖峰掰著手指對南方周末記者回憶。

林風眠剛獲釋那陣兒,肖峰去看他,兩人往屋里一坐,聊起各自遭遇,老先生總是嚅囁著嘴唇,想說又吞了回去,怕隔墻有耳。

在牢房里老先生真吃了些苦。被逼著在莫須有的認罪書上簽字,不簽,就把雙手銬在身后,一銬幾個星期,直到血肉模糊,吃飯、睡覺都不解開。飯碗擱在臺階上,他只能躬下身去舔。

這種災難他以前聽過,沒嘗過。1927年他剛從巴黎回國兩年,到杭州赴任國立藝專校長。路上聽說曾經一起留法的同學熊君銳,因為“清黨”被殺。糾結至極,畫下《痛苦》。畫布上,原本溫文爾雅的林風眠畫了女人們擰著脖子、驚恐萬分。

國民政府考試院院長戴季陶在西湖博覽會上看到《痛苦》,很是憤怒。“杭州藝專這是在人的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