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個西紅柿” 重慶富人藝術再教育
2012年春節前夕,周迓昕在“ 空間”舉辦了一場名為“十二個番茄”的展覽。原本要叫“西紅柿”,后來改成“番茄”。西紅柿是“西紅市”的諧音,“唱紅歌”期間,重慶曾在民間得此戲稱。
責任編輯:袁蕾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周迓昕把畫廊從北京搬到“當代藝術荒漠”重慶,原本打算先虧五年。三年過去,他手里已經積攢了十個藏家——“系統地買畫、只買一個或兩個人的畫”那種?,F在,周迓昕打算帶著這些“富裕圈層”,繼續往當代藝術的國際通道上走。
重慶人周迓昕“北漂”多年,曾在北京798藝術區經營過一間畫廊。要想在畫廊林立、當代藝術市場發達的北京立足,并非易事;與此同時,他還要對抗“798”年年上揚的租金,“一年500萬運營費打不住”。
2010年初,周迓昕回到重慶開了家名為“空間”的當代藝術畫廊。這樣的畫廊在重慶不超過9家,大多還兼具餐飲、家居等大雜燴式的功能。
周迓昕看中的是當代藝術在重慶的“一片荒漠”。很長時間,重慶文化市場欠發達,多年的碼頭文化、袍哥文化浸淫,重慶人有的是江湖氣。當代藝術“陽春白雪”,感興趣的重慶人并不多。
從2007年開始,重慶文化市場逐漸有了些起色,以前話劇在重慶根本沒有市場,現在不僅話劇,即使音樂劇和芭蕾舞這樣的小眾演出,票房表現也不錯。這些都讓周迓昕看到了希望。
重慶曾是離當代藝術源頭最近的地方——位于重慶九龍坡區一片“城鄉接合部”模樣的四川美術學院,走出過張曉剛、周春芽等一批中國當代藝術界“大佬”。2011年,張曉剛1988年創作的油畫《生生息息之愛》在香港蘇富比以1020萬美元價格售出,相當于450個愛馬仕鉑金包;2013胡潤藝術榜上,周春芽則以4.7億元的總成交額,成為中國最貴的在世藝術家。
偏居西南,周迓昕的畫廊運營成本一下從每年500萬降到了60萬。開幕那天,他請來加拿大領事館、英國領事館等外國領館總領事??赐暾?,他們表態:“你這是北京標準??!”“北京”沒有的標準是,藝術家們大膽的表達“超乎想象”。
“沒有人管我們”
2012年春節前夕,周迓昕在“ 空間”舉辦了一場名為&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