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從未“外逃”
眾所周知,“文革”中外逃的不是翻譯家傅雷,而是小提琴家馬思聰。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回應“愛國首先要分清是非”
2013年10月24日《南方周末》讀者來信
本文觀點我贊成,但所舉的“傅雷外逃”一例有違史實。眾所周知,“文革”中外逃的不是翻譯家傅雷,而是小提琴家馬思聰。1967年1月,馬思聰為躲避劫難逃往香港,后又轉赴美國。此事當年被定為“叛國投敵”,直到1985年文化部發出《關于給馬思聰平反的通知》。至于曾任中國作協上海分會書記處書記的傅雷先生,他是在“文革”中突遭抄家,不堪忍受紅衛兵的毆打、凌辱,聲言“士可殺不可辱”,與夫人朱梅馥一道在1966年9月初的一天自殺的。讓人感嘆的是,傅雷夫婦半夜上吊,還在凳子下墊上棉被,免得凳子倒下時驚擾鄰居。他們的憤然棄世,在風雨如晦的當年,多少人為之扼腕痛惜。1979年,中國作協上海分會為傅雷平反昭雪,恢復名譽。
2013年10月27日,在上海浦東福壽園海港陵園,我參加了傅雷夫婦靈骨安葬儀式。我記下了傅雷次子傅敏當時說的一句話:“造成父母悲劇的根,要永遠鏟除。”但愿如此!
網絡編輯:李興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