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爾沃2013“中國夢盛典”系列報道】賈平凹:不要嘴說,要真操那個心
“我們常聽到由衷的盛世之說,也??吹襟@心的危機之相。改革在深化,社會進入轉型期,從未如此富裕,從未如此焦慮貧富差距、分配不公、腐敗泛濫、誠信喪失,連同社會問題,信仰問題、法治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這個時代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用文學記錄、表達這個時代?!辟Z平凹用濃濃的陜西話說。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季星 實習生 蔡佳茵
賈平凹的中國夢——更寬松、更開放的大環境
賈平凹至今還有很強的寫作欲望。他認為首先要寫得像,然后要寫得真,寫出人和人之間真實的事情,真實的氣息。要寫得真,就要投入感情;要真地了解這個社會,就要真的投入感情。
作為個人來說,當然希望自己的一生越來越好,故鄉越來越好,城市越來越繁華,一切東西都好;作為作家來說,他和他的作品,都在呼喚人能活得更好一些,社會能更美好一點。
要更好的人才出現,更好的夢出現,國家需要提供一個寬松、開放的大環境。夢實現得越好,國家也才會越來越強大。
——賈平凹
“事多,會多,還要寫東西。”2013年11月5日上午10點,賈平凹在北京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前一晚,睡得很不好,臉色發黃,看上去很疲憊,因為不習慣酒店的床,太軟了。
應莫言和北京師范大學寫作中心的邀請,賈平凹成為北師大第一位駐校作家,此后兩天里,他參加了一系列研討會、演講等文學活動,在來北京的前幾天,他還專門寫了兩萬字的演講稿《轉型期的寫作》。在他看來,每個年代的年輕人都差不多,沒有一代比一代強,也沒有一代比一代弱。
賈平凹確實很忙,作為陜西省作協主席,幾個月來他先是進行陜西作家們的培訓,然后到大山深處辦讀書會;接著去了德國法蘭克福書展,這是他這輩子第二次出國,還順道去了出版他作品最多的法國訪問;回國后,身為《美文》主編,張羅了“報人”第三屆散文獎,呼吁靠深入現實一線媒體人的眼睛,恢復散文的活力,加強散文和生活、現實之間的聯系。
忙里偷閑,他在寫一部反映中國人100年生活變化的長篇小說。
“我們常聽到由衷的盛世之說,也??吹襟@心的危機之相。改革在深化,社會進入轉型期,從未如此富裕,從未如此焦慮貧富差距、分配不公、腐敗泛濫、誠信喪失,連同社會問題,信仰問題、法治問題,需要我們認真思考。這個時代決定了我們的命運,用文學記錄、表達這個時代。”賈平凹用濃濃的陜西話說。
《廢都》讓我被動,也讓我主動
南方周末:此前很多國家請你走出去,你都拒絕了,為什么?
賈平凹:我剛剛出道時,外國翻譯我很多作品,大概有十幾種文字,法語版本最多。當時很多翻譯者和評論家、出版人都和我有聯系。1991年我去過美國,參加《浮躁》英文版在美的首發式,跑了紐約、華盛頓、丹佛、洛杉磯。國外時興搞讀書會,每到一個城市,都讓我用陜西話念小說。當時聶華苓就讓我唱一首民歌,理由是音樂是最好的溝通。后來我唱了《浮躁》里引用的陜南民歌,沒想到讀者都鼓掌,效果很好。
后來因為《廢都》惹了事,一下被打入冷宮。我干脆就隱居,借機躲開社會活動,到鄉下躲起來,兩耳不聞窗外事。所有的出國活動也都拒掉了,就連《廢都》獲得了費米娜獎,我也沒有去法國領獎。后來,法國給我頒“法蘭西文學藝術騎士”,也是在北京法國大使館領的獎。二十多年來一門心思寫小說了。
南方周末:選擇了回避,也會喪失很多機會。你不后悔嗎?
賈平凹:中斷和國外的聯系,是主動也是被動的選擇。小時候我總也長得不高,長得不高的人,一般不愿到人多的地方去。尤其我父親被打成反革命分子之后,我就更加把自己封閉起來。
純文學市場一直不太好,全世界都萎縮,書賣不了多少,還需要出版社、版權人和翻譯家幫忙。出版社給版稅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