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撤資”的十個理由
理由之一: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李嘉誠今年已經85歲了,處于這個年齡段,他不得不考慮后人對自己的評價。將一些容易引發社會尖銳矛盾的業務出售,以為自己留一個好名聲。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李嘉誠到底為何做出現在的選擇,坊間評論和猜測之聲不一,有商業、政治、社會變化等多重維度。南方周末記者從公開資料和采訪中,梳理出以下幾種:
理由1:拋售不那么賺錢的業務
從和黃財報中可知,零售業務近年來賺錢能力明顯不如能源等新的業務。比如,2012年百佳超市毛利率不到3%。
理由2:資產重組,優化布局
李超人以財技高超著稱,低買高賣是拿手好戲。經過危機洗禮后的歐洲,資產價格正處于低位。
英國為什么成為重中之重?因為相比其他國家,李嘉誠對英聯邦國家更熟悉——香港以前就是英國的殖民地,文化、法律等都和英國比較類似,在港英政府時期,李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