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舟評論】 只盯最后一個饅頭成就不了諾貝爾獎

所謂政府砸錢搞諾獎這條失真消息引起舉國關注。諾貝爾自然科學家獎關注的大都是基礎研究,最是不能急功近利。中國政府如果未來希望制定自己的諾獎戰略,那就必須避免只看重最后一個饅頭的心理誤區。打一個比方,如果一個壯漢吃7個饅頭才能吃飽,但那決不意味著,只吃第7個饅頭,就能吃飽。

責任編輯:史哲 陳斌 蔡軍劍

如果想科技類的話題吸引足夠的社會關注,那就試著把它與諾貝爾獎聯系起來,效果一定好極了。

最近的例子是,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第一批入選名單近日發布,2013年10月30日的《人民日報》對此進行了報道,并順帶介紹了這一計劃的部分內容,其中就有將用10年時間遴選1萬名高層次人才,包括100名“具有沖擊諾貝爾獎、成長為世界級科學家潛力”的杰出人才。

一般而言,我們很容易預見這樣一條新聞的傳播效果。不過,當網絡在轉載時對之重新包裝,冠上“中央將遴選100名具沖擊諾貝爾獎潛力人才”的標題,直至三傳兩繞最終變成“中央要砸100億搞100個諾獎”的坊間傳言,終于舉國關注。輿論紛紛對已經走樣了的消息發表意見、看法,熱鬧一時。

然而,如果翻查2012年9月公布的“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實習生 張雪彥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