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給我一篇假論文,我能騙倒半個地球

其實,論文釣魚并非什么新鮮事物,自從“索卡爾事件”起,類似的事件就屢見不鮮。但釣魚者的初衷,都包含著凈化學術風氣的目的。只要靠收取高額出版費牟利的雜志還存在,只要那些淡泊學術只圖名利的野雞會議還存在,就還會有人上鉤。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王穎

“恭喜,你的論文已被我們錄用。”2013年7月4日,非洲生物學家Ocorrafoo Cobange先生收到了這樣一個好消息,在投稿兩個月后,他終于收到了《自然生物制藥》雜志的發稿通知。多年來,Cobange先生在坐落于厄立特里亞首都阿斯馬拉的Wassee醫學研究所工作,研究一種青苔提取物所具有的抗癌性能。

《自然生物制藥》雜志號稱是“經過同行審議,提供高素質論文的學術雜志”,其審稿人是來自各國大學的制藥學教授。能在這樣一本具有相當學術地位的雜志上刊發論文,想必Cobange先生的心里,已經樂開了花。

但顯然,并沒有人為這個好消息歡呼,因為根本不存在生物學家Cobange這么一個人,所謂在厄立特里亞的醫學研究所也是子虛烏有。事實上,這篇“釣魚論文”的真正作者是哈佛大學的生物學家John Bohannon。在過去的10個月里,Bohannon用假名、假單位和假論文——用他自己的話說是“任何評審者,只要擁有高中水平以上化學知識,并能讀懂基本的數據圖表,就應該能立刻看到論文的問題,它的實驗缺陷得一塌糊涂,所有結果都毫無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