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才能進步

當讀者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南方周末》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了職責的重荷。在幾百萬雙眼睛的熱切注視下,豈容半點懈怠、半點馬虎。

本文刊發于1999年10月8日《南方周末》

讀者也許還記得,一年前,“主編信箱”曾經拋出一個話題,叫“辦報多樣化”,在讀者中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當時的用意,當然是為了“拋磚引玉”,我們果然聽到了各種各樣的意見,包括嚴厲的批評,包括寬容的贊許。所有來自讀者的意見皆發自肺腑,所以彌足珍視。

在這一年當中,我們探索的步子并不都邁得那么穩當,緣于此故,也曾經失去一些老讀者。當相識多年的朋友黯然而別時,總是令人難受的。值得欣慰的是,更多的讀者讀懂了我們的用心和追求,對《南方周末》不斷創新的勇氣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和支持。他們不停地為我們加油。

在這一年當中,我們高興地注意到,《南方周末》擁有了為數眾多的剛剛結識這張報紙的新讀者,他們給編輯部寫來熱情洋溢的信,許多人不約而同地使用了“相見恨晚”這個詞,使我們深受鼓舞。只要我們的心緊緊貼著讀者的心,讀者就不會拋棄我們。

留意閱讀中縫專欄“讀者心中的《南方周末》”的人,一定記得唐山讀者李志強的兩封來信吧。信分別發于今年七八月間,他在第一封信中說,他是《南方周末》的老讀者,由于經濟不景,月收入僅200元,是再三懇求妻子之后,才訂到一份《南方周末》,然而當發現有幾個版他并不愛看時,他困惑了:“明年我還訂不訂報?”是呵,買一期《南方周末》的錢,畢竟相當于買兩斤面粉的錢,全家一天的口糧都在里面了。月收入200元的李志強還會選擇《南方周末》嗎?這實際上成了對“辦報多樣化”探索的一個檢驗———當讀者掏出還帶有體溫的錢買這張報紙時,它能否從精神上滿足他的需求解決他的饑渴呢?一個多月后,編輯部收到了李志強的第二封信,他告訴我們,《南方周末》仍然是他惟一的選擇,“因為把貴報當作良師益友,才會愛之深,責之切”。讀者的豁達,是對我們的鞭策。

當讀者一次又一次地選擇《南方周末》時,我們一次又一次地感到了職責的重荷。在幾百萬雙眼睛的熱切注視下,豈容半點懈怠、半點馬虎。

好在我們已經有了一年的探索,積蓄了足夠的信心和力量去迎接新世紀的挑戰。從今天開始,我們將逐期亮出新的陣容,接受讀者的檢閱,其中包括新聞版塊的增加,副刊版塊的整合,“新生活”將變出新的模樣,“新經濟”會推出更多刊期,另外還要設若干新版,等等。為了《南方周末》在2000年做得更好,我們期待您的意見。

今天,還有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南方周末15周年光盤”終于面世了。感謝時代的進步,感謝科技的造化,我們和你們,從此又多了一種見面的方式。有了光盤,有了電腦,《南方周末》15年歷程從此盡收眼底:從對開四版、八版、十六版到二十版、二十四版,它的足跡或深或淺,未必都能筆直,但始終向前,向前……

網絡編輯:張雪彥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