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腳城市】“臺灣式”精致
可以說,“臺灣式”的精致滲透在舉手投足之間,細化得讓你看不到,卻又能深切地感受到。冥冥中,我覺得這種空氣一般無所不在的精致似乎遙承了古人的儀式感,骨子里很莊重,很嚴謹,外表上卻又那么隨和,那么親切。因為投入,因為用心,于是漸成習慣。
2010年7月1日清晨,日月潭邊的一個小碼頭??恐鴥伤夷敬?。
在日月潭附近的一家海鮮館坐定,來臺灣夏令營的同學們顯得亢奮無比。菜一上桌,便霍霍揮筷,一臉的小豬搶食般的貪婪。
子淳蔫蔫地坐著,小眉頭皺皺的,半天才動一下筷子,扒兩口飯。水上漂陸上跑地折騰了一個上午,大家早已經饑腸轆轆,狼吞虎咽間幾乎沒人感受到他的失落。
倒是一位端菜的中年婦女率先發現了問題:“是不是不愛吃海鮮???要不,阿姨額外送你一碗鹵肉?”子淳紅著小臉點點頭。隨即,眼睛笑成了一條縫。
“哈哈,大媽愛情鹵肉飯,你太有口福了!”一小碗噴香的鹵肉剛放到桌上,大嗓門的侯玨就忍不住叫起來。好笑的是,話音還未落,他倒已經首先夾住一塊鹵肉,送到了嘴邊。
馬上便有幾個起哄:“嘻嘻,大媽愛情鹵肉飯……”
作為隨行老師,我起了雞皮疙瘩。大媽、愛情,跟油漬漬的鹵肉聯系到一塊兒,這是哪跟哪兒???大家還笑得那么開心,仿佛獲得一項重大的發明專利似的!
可是,靜心思忖,我突然發現:孩子荒誕表達的背后,自有一種真誠,很熾熱的感動在。老板娘沒有嗜錢如命,反而自然親切地慷慨相贈,且是在從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