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竊聽:一場“防守反擊”的馬拉松

在竊聽史上,各國大使館的墻壁里往往是藏著最多竊聽器的地方,所以許多國家的重要機構,都會選擇在一種稱為“籠子”的辦公室里談論機密?!盎\子”內部沒有任何裝飾,家具都是透明的,一放竊聽器就露餡。

責任編輯:姚憶江 實習生 劉愷琦

在“ 棱鏡”的窺視之下,網民如果想要捍衛自己的隱私,依舊有章可循。 (CFP/圖)

竊聽與反竊聽技術向來是你追我趕,永無止境。最原始的反竊聽方法或許最有效——不該說的機密絕對不說。

2013年夏天以來,美國情報機構接連被曝光窺探民眾私生活,觸發全球性的憤怒和恐慌。“美國國家安全局每秒要監控的數據量有3500億字節,相當于近90部時長兩小時的高清電影的數據量。”英國《衛報》根據斯諾登最近披露的資料稱。

有矛就有盾。針對不同的“偷窺”,有針鋒相對的反竊聽技術。這些技術手段或為機密信息提供了難以被探聽的場所,或為機密信息的傳遞提供了難以被竊取的信道。

尋找“最安全的籠子”

在竊聽史上,各國大使館的墻壁里往往是藏著最多竊聽器的地方,所以許多國家的重要機構,都會選擇在一種稱為“籠子”的辦公室里談論機密。

所謂“籠子”,就是安裝在房間中央的一個特制小房間,它的四周用金屬網屏蔽,地板用絕緣體隔絕,照明電也經過濾波,以防止電波進入或泄出。“籠子”內部沒有任何裝飾,家具都是透明的,一放竊聽器就露餡。

為了防御蘇聯的竊聽,美國人在1976年冬天為大使館裝上的“反微波竊聽設備”就是一個“籠子”:他們在使館的窗戶上全部裝上了特制的金屬網做成的“窗紗”,在會議室和機要室的墻壁中灌注進能夠擋回微波輻射的鉛溶液,做成“鉛墻”,還在重要部門安裝了先進的“噪音干擾器”,來掩蓋一些重要的談話聲。

蘇聯人也用類似的辦法防御過日本的竊聽。他們把使館房間的墻壁、天花板和地板都做成雙層,用特制的透明玻璃做成多層玻璃窗,既隔音,又防止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