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讀等于未讀臺灣作家王文興不慌不忙的50年

王文興13歲開始讀書,走馬觀花看了十本左右。18歲時發現,“真正好東西讀一兩頁,滿意度跟讀一大部書沒兩樣?!贝撕笪迨嗄?,他每周讀書四五天,每天讀2000字左右,至今閱讀量沒超過50本小說。選擇標準有二:文學史的名著;昨天看不懂,今天能看懂的書。

責任編輯: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王文興每天寫作兩三個小時,最多寫四五十字,全部完成《背海的人》,用了25年。讀書也慢,一天只讀2000字;教書也慢,一個學期九節課,只講一篇5000來字的短篇小說。“讀不多就等于讀很多,因為你收獲很多。”王文興說。 (林靖杰/圖)

王文興13歲開始讀書,走馬觀花看了十本左右。18歲時發現,“真正好東西讀一兩頁,滿意度跟讀一大部書沒兩樣。”此后五十多年,他每周讀書四五天,每天讀2000字左右,至今閱讀量沒超過50本小說。選擇標準有二:文學史的名著;昨天看不懂,今天能看懂的書。

王文興和白先勇是同學,當年在臺大外文系讀書的時候,一起創辦了《現代文學》雜志。在另一位同學李歐梵看來,與白先勇的家喻戶曉相比,王文興在島外并不知名的原因是“王文興是現代主義文學的文體家”,“曲高和寡”;而臺灣作家朱西寧則認為,“不能要求王文興去適應讀者,應該要讀者去適應王文興。”

他寫作以慢著稱,每天限制自己手寫35個字,最多不超過50字。從28歲到35歲,王文興用了7年寫作的《家變》,入選《亞洲周刊》“20世紀中文小說100強”。小說寫一個父親在某個黃昏穿著一雙拖鞋離家出走,兒子開始了尋父的過程,童年和成長的碎片蒙太奇般閃現,包括但漢章、唐書璇、侯孝賢在內好幾個導演都想把《家變》拍成電影,但終未拍成,小說中的環境在工業化的幾十年間消失殆盡。這部小說“愛之者奉為文學瑰寶,恨之者目為洪水猛獸”,他因為這部書的出版不得不離開臺大中文系,改到外文系教書。

《家變》之后,他動筆寫《背海的人》的上下卷,完成已是25年之后的1999年。馬不停蹄,又過了14年,2013年,他的新長篇,一部校園小說加宗教小說,即將完稿。

寫作慢源于讀書慢,18歲上大一時,他意識到“閱讀就是慢讀,快讀等于未讀”,此后堅持文學作品最理想的閱讀速度是一小時一千字,一天不超過兩個小時。他教書當然也慢,在臺灣大學外文系用了整整一個學期,只講了英國女作家凱薩琳·曼斯菲爾德五千來字的短篇小說《玩具屋》。他說幸好自己“資深”,否則校方哪會允許一個老師這么“偷懶”。

2011年臺灣拍攝了“他們在島嶼寫作”系列六部文學紀錄片,每一部記錄一個文學大師,林海音、周夢蝶、余光中、王文興、鄭愁予、楊牧這六人,是列入臺島現代文學“眾神殿”中的第一批大師級作家。

2013年入秋的一天,小雨,王文興在臺北紀州庵接受了南方周末記者的專訪。紀州庵是《家變》中,小說人物活動場景的原型,王文興和余光中都是在紀州庵度過童年時光的,那里最早是日本人開設的料理店,現在正在被改建為臺北文學博物館。

話劇《家變》劇照?!都易儭穭倓偘l表的時候,臺灣左右兩邊都在圍攻王文興,理由是“違反中國傳統”:陌生的寫法是西方的,句法不是傳統的,連字形也要獨創。 (林靖杰/圖)

簡體字:只有“陰陽”二字始終分不清

南方周末:《家變》出來你受到了圍攻?

王文興:這個說來話長了,打擊是不小。當年的圍攻很有意思,臺灣也有極左派、極右派,本來兩派互不相容,結果他們合起來圍攻。左右是同一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