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雀的悲歌

據統計,從1958年元月至1958年12月,全國共消滅麻雀21.1億只。但從1959年春天起,蟲害就開始在全國大爆發。人們需要解釋,而且許多人也做出了最為合理的解釋:這是消滅麻雀的惡果。

責任編輯:朱力遠

除“四害”運動中的流行畫:兒童用彈弓打麻雀。 (南方周末資料圖)

據統計,從1958年元月至1958年12月,全國共消滅麻雀21.1億只。但從1959年春天起,蟲害就開始在全國大爆發。人們需要解釋,而且許多人也做出了最為合理的解釋:這是消滅麻雀的惡果。

1968年8月16日,位于上海郊區的吉安公墓發生了一個駭人聽聞的事件:五六十人乘一輛旅行車和兩輛卡車從市區過來,在已去世六年的中國科學院實驗生物研究所原所長朱洗的墳頭開“現場批判會”。“追窮寇戰斗隊”的造反派勒令朱洗昔日的朋友、學生、同事等揭露朱洗的“劣跡”,然后用繩將其墓碑拉倒,挖墓毀棺,揚散尸骨,將他的墓地毀壞。朱洗究竟做了什么事情,竟被造反派恨到如此程度?

事情得從1955年說起。

給麻雀判死刑

1955年下半年,毛澤東對農業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在親自主持編寫《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一書,大力推進農村生產方式的變革之后,11月,他又在杭州和天津,分別召見了15位省級行政區的黨委書記,與他們談論如何迅速發展農業生產力的問題。他們商定了《農業十七條》,決定將麻雀和老鼠、蒼蠅、蚊子并列,作為應當在七年之內予以消滅的“四害”之一。

省委書記們附和毛澤東的倡議也不難理解。他們大多是農民出身,不懂多少科學知識,沒有保護自然環境之類意識。在升遷、貶謫系于一人,與毛澤東意見不一致就可能被罵為“小腳女人”,甚至被打成右傾機會主義者的情況下,他們當然不愿意提出異議。

1955年12月21日,中共中央向全國各省份下發《農業十七條》。在這個文件和《人民日報》相關報道的推動下,全國各級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各縣、鄉紛紛組織了專業的捕雀隊伍。各機構中,青年團尤其積極。他們發出號召,要求轄區內的青少年行動起來,在幾周或幾個月內即把麻雀干凈徹底地消滅掉。譬如,1956年1月初,青年團陜西省委號召全省五百萬青年和少年開展一個“消滅麻雀運動月”活動,“要求在1956年內把全省的麻雀全部消滅”。隨即,“陜西省富平縣有九萬個青年和少年在最近兩天內消滅了77000多只麻雀”。那些調皮的孩子尤其高興,因為他們變得可以光明正大地使用彈弓。當然,彈弓所打擊的對象不會僅限于麻雀——還包括別的鳥類,以及更容易擊中的路燈和玻璃窗等。

鳥類專家積極配合

行政命令調動得了人們的身,但未必能征服人們的心。為了讓人們心悅誠服、積極主動地參與運動,報刊、雜志、出版社等還向有關專家約稿,期望這些民間權威人士出謀劃策,并出場做說服工作。1956年1月8日,中國最著名的鳥類學家、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室研究員鄭作新在《人民日報》上發表題為《麻雀的害處和消滅它的方法》的長文,在提出消滅麻雀的實驗依據后,傳授了多種捕殺麻雀的方法:

據我們飼養試驗,一只體重約六錢多的麻雀,每天所吃的谷子約二錢,為它體重的四分之一強。根據這個數字推算,每只麻雀一年中消耗谷物約四斤。在野外活動的麻雀,因為終日飛翔跳躍,食量當更大,被它們吃掉和糟蹋掉的糧食一定更多……因此,大家決不要以為麻雀形小,無足輕重,其實它的為害是相當嚴重的。

消滅麻雀的方法很多。常見的有用鐵絲夾、鐵絲籠捉,用張網或拉網捕,用篩子、竹篦或木板扣,用彈弓或鳥槍打,用膠粘或用毒餌誘殺等等的方法?,F在把簡單易行的幾種方法介紹一下……

1956年1月23日,經中共中央政治局討論,農業十七條被擴充為四十條,并定名為《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草案)》。1月26日,《人民日報》向全國發布了草案全文,并要求全國各級黨政領導機關根據綱要草案擬定本地區的執行規劃。草案的第二十七條為:“除四害。從1956年開始,分別在5年、7年或者12年內,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滅老鼠、麻雀、蒼蠅、蚊子。”

盡管中央要求的是將“四害”都消滅掉,可各地貫徹得力的主要是最有可能做到,也最容易彰顯出來的關于打麻雀的指示。1956年,許多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