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背景沒有什么特點,不太容易產生英雄”旁觀第四屆新星星藝術節
藝術批評家呂澎將沒有“格外突出”作品的原因,歸于青年一代藝術家的思想蒼白:“他們從教科書中了解的真相是殘缺的,沒有上一代藝術家和現實痛苦的肉體接觸。時代背景太重要了,土壤、陽光、水、空氣都不一樣……”
責任編輯:李宏宇 袁蕾 朱曉佳 實習生 蔡佳茵 龍健
張增增覺得現在是泡沫時代,便用泡沫做了一座豐碑,起名《瞬間的永恒》,評委們為此爭論了很久——作品新鮮,卻太過直白。
60元的紀念碑,30元的房間
一個穿著白色短袖、頭發剃得很短的男人,不斷用一塊紙板,從一個塑料大桶里刮出泡沫來,抹在旁邊白色的、用泡沫做成的“紀念碑”上。
抹完“紀念碑”下半部,他爬上梯子。一個身著白襯衫、黑裙子,有點兒“制服范兒”的女人幫他遞上泡沫。泡沫很有彈性,有點像剛做出來的發糕。男人和女人一直重復著一樣的動作,不停地抹,泡沫也不停地化成水、滴在地上,只是速度比抹得要慢些。
2013年10月1日晚7點,廣州琶洲會館,第四屆新星星藝術家頒獎典禮前,作者張增增一直“裝修”著自己的紀念碑展品。
張增增今年26歲,從四川美院雕塑系畢業后,他工作了兩年,又回四川美院讀研。讀了研,他覺得自己才真正開始了探索藝術。
泡沫紀念碑有個名字,叫《瞬間的永恒》。張增增覺得現在正是泡沫時代:到處都是泡沫經濟、泡沫房產,于是起意,用泡沫做個雕塑——泡沫意喻著很快消失。
花了半年時間,張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