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不可靠,可靠的是虛擬徐累畫中的似是而非
10月20日,徐累個展“世界的殼”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展覽名取自七年前徐累和策展人朱朱的一次訪談:世界的軀殼?!笆澜绲谋砻娣浅9怩r,內部悲涼、虛無,而虛無甚至比現實更加遼闊?!?/blockquote>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徐累2003年作品《?!?。境地荒誕的馬是徐累作品的特點之一,策展人朱朱稱這些“毫無生命力可言”的馬,是徐累最重要的象征符號。
高闊的長方形展覽空間,區隔出古代園林式的流線,更像一座迷宮。迷宮里散發著涼氣——畫的基調大都是藍色,似幻似真,“陳列”著各種更像是“靜物”的動物:麋鹿探出頭角,馬關在籠子里,鳥反立在籠子外。
作家孫甘露說徐累的水墨畫有種“博物館的戲劇性”。
2013年10月20日,徐累個展“世界的殼”在今日美術館開幕。展覽名取自七年前徐累和策展人朱朱的一次訪談:世界的軀殼。“世界的表面非常光鮮,內部悲涼、虛無,而虛無甚至比現實更加遼闊。”
一小撮人喜歡的
1995年徐累的首次個展在香港舉辦時,趙無極買了他的一張畫:一個人在看書,書擋住他的臉。成交價約1萬港幣。幾年后,徐累的朋友在趙無極法國古堡家中看到這幅畫掛在壁爐上方,聽他評價:“這個人有意思,又古代,又現代。”
2008年,徐累被法國木桐酒莊邀請設計酒標。木桐是法國五大名莊之一,給它設計過酒標的大家有畢加索、達利、安迪·沃霍爾等人。徐累的設計是他慣常的主題:一只綿羊立于屏風后的山石之上,屏風上則描著假山石,虛實呼應。“潤筆”只是十箱酒。徐累不嗜酒,幾年下來只喝掉幾瓶。
在國內,徐累多少有些尷尬——他使用傳統的材料:熟宣和水墨,作工筆畫,但又不是人們習慣的中國畫。有人不屑:這人是畫國畫的。意思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