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巡視】非得“先污染后治理”?

中山市的領導班子換了一茬又一茬,但“不能再做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蠢事”之說卻漸漸成為大家的共識,后來者也不斷在環境與生態保護上做加法。我們或許可以得到一種啟示:只要有心,城市發展中“先污染后治理”的代價其實完全可以避免。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李興麗

圖片說明:新華社照片,濟南,2013年10月29日 濟南遭遇霧霾天氣 10月29日,濟南市西部城區籠罩在霧霾之中。 當日,山東省濟南市遭遇霧霾天氣,霧霾籠罩泉城,城區能見度低。 (新華社記者 馮杰/圖)

“不能再做吃祖宗飯、斷子孫路的蠢事”

每當四方來賓盛贊本地的整潔、美麗,“來了就不想走”之時,我作為土生土長的中山人,深感與有榮焉。同時,我也在思考:一樣的體制,一樣的資源稟賦,為什么廣東中山的環境和生態質量要遠遠高于周邊其他城市?她在人居方面取得的成績是偶然還是必然?由此,我想起了親歷的一件小事。以今日的“后見之明”來看,那也可說是中山人環境生態意識的一次啟蒙運動。

大約在1994年年底的一天,時任中山市市長湯炳權跟我們幾位辦公室文秘人員說起一事。某國元首訪粵,取道廣州前往珠海,沿國道所見,兩旁山體不少已經被熱火朝天的工業區、開發區建設開挖得“山河破碎”,植被嚴重破壞,某些路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張雪彥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