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舉報導師 披露院士評選內幕“我怎樣幫導師評上中科院院士”

學生舉報導師,披露中科院院士申報前的籌備細節:一文多投,把已發表的專著拆分后再在自己擔任主編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湊足論文數量;托人尋找“院士推薦人”,并一一上門游說。導師的另一位學生認為,這只是利益糾葛下的鬧劇。

責任編輯:曹筠武 楊繼斌

王宇澄曾是王正敏的學生與親密助手。學生認為自己在導師評選院士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卻未獲回報。師徒最終反目。 (南方周末資料圖)

學生舉報導師,披露中科院院士申報前的籌備細節:一文多投,把已發表的專著拆分后再在自己擔任主編的學術刊物上發表,湊足論文數量;托人尋找“院士推薦人”,并一一上門游說。

中國頂級專家學術著作撰寫中的諸多細節也得以浮現:“書中三百多幅圖,兩百多幅抄襲。數十幅都是我按照指示從其他書籍上摳下來的,英文說明直接翻中文,沒有注明來源”。

王正敏的另一位學生用“雞毛蒜皮”來形容王宇澄的舉報。他始終認為,這只是利益糾葛下的鬧劇。

中科院院士、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正敏教授被舉報了,舉報者是他的學生兼前任助手王宇澄。2013年11月8日,王宇澄在北京向中科院遞交了舉報材料,內容涉及論文數目造假、專著抄襲以及臨床試驗造假等多個方面,并指控王正敏利用不規范的專著、論文獲得了院士頭銜。

在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王宇澄還曾兼任王正敏的秘書,是導師在單位最親密的伙伴。王正敏的傳呼機和個人郵箱都一度交由王宇澄打理。2005年,王正敏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學家的身份被增選為中科院院士。

學生公開舉報導師,而且舉報的對象是院士,這在學術界還是頭一回。近年來,院士評選、資質審查和院士德行規范一直是學界和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而透過王宇澄對自己導師的舉報,可以管窺中科院院士申報工作的部分細節。

抄襲與注水

王正敏出版的《耳顯微外科》一書中絕大部分圖片來源于Ugo Fisch教授編著的兩本專著。

王宇澄提供給中科院指控王正敏依靠違規學術成果當選中科院院士的材料里,最主要的指控,是關于著作抄襲。被抄襲者是王正敏的導師,也即王宇澄的“師爺”Ugo Fisch教授。

王正敏的第一本專著《耳顯微外科》出版于1989年。這本專著中,有一百多幅關于如何實施耳部手術的手繪圖,和Ugo Fisch教授的兩本專著《Tympanoplasty and Stapedectomy: A Manual of Technology(鼓室成形術和鐙管切除術:技術手冊)》和《Microsurgery of the SkullBase(顱底顯微手術)》中的圖片相同。但《耳顯微外科》一書中,并未注明圖片來源,書中參考文獻里,也未提及這兩本書。

南方周末記者翻閱3本書對比發現,王正敏出版的《耳顯微外科》一書中絕大部分圖片來源于Ugo Fisch教授編著的兩本專著。這些被標注為由Ugo Fisch教授和其他合作者手繪的圖案被直接拿來引用。從圖片的形態來看,僅存在線條粗細和角度等略微差別。

“從嚴格學術規范上講,大量引用國外的著作而未注明出處均屬于抄襲。”著名教育學者熊丙奇告訴南方周末記者。

由上??萍嘉墨I出版社出版的《耳顯微外科》,所涉及的問題不只是抄襲。2005年前后,王宇澄擔任王正敏的秘書,目睹了王正敏為當選院士“湊”論文數目的全過程。其做法之一,便是將《耳顯微外科》一書的內容,拆分成14篇論文,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