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鎮豬事:悲喜金豬年

為豬狂,為豬傷,為豬打吊瓶,為豬找對象,愿共你高價小豬同鴛帳,為你疊被鋪床。在高昂的豬價下兩眼放光的,除了養殖戶,還有偷豬賊

責任編輯:張捷

為豬狂,為豬傷,為豬打吊瓶,為豬找對象,愿共你高價小豬同鴛帳,為你疊被鋪床

 

在陜西藍田縣崔家坪村,被偷豬的村民的鄰居都在加固自家的豬圈,免得被偷豬 本報記者 麥圈/圖

 

村民在給剛出生的小豬打防疫針 本報記者 麥圈/圖

 


一旦有人開始睡豬圈,其他人便不敢不睡 本報記者 麥圈/圖

 

悲喜“金豬年”“攆遲不攆快。”
豬價的走勢,對于養豬人和買肉人來說,總是意味著不同的感受。2007年是名副其實的“金豬年”。買肉的人們怨聲載道,養豬的人們卻兩眼放光。
在陜西藍田,毛豬的價錢,好多年都是每斤三兩塊。豬娃兒的價錢,高時一只五六十,低時一只二三十。
洩湖鎮有養豬的傳統,以前差不多家家喂豬。2004年,口蹄疫的傳言曾使豬價下跌——盡管口蹄疫并未波及這里。2006年,春節前沒來得及賣豬的一些人家,轉過一個年,卻發現每斤的價錢從3.5元掉到了2.8元。“寒了好多人的心。”開飼料店的老王說。
除此之外,苞米的價錢越來越貴,到2006年已經快到8毛一斤。喂一頭豬,家里就斷不了人,拌料、喂豬、防病,特別是照應小豬,每天得搭進去幾個鐘頭。養豬戶崔福平說,這樣的辛苦不劃算,不如出去打工。
蟠桃村的馬積安,最多的時候喂了一百多頭豬,終于在2005年到2006年,全部賣掉,清空了豬欄。
在2007年豬價猛漲之前,養豬人在高成本下用腳投票,已經預示出了市場的先兆。
獸醫老余在本地給牲口看了大半輩子病。憑他的經驗推斷,大約在2005到2006年之間,洩湖鎮的存欄數量首次跌破3000。這個有著28個村子的鄉鎮,在最少的時候,存欄數量不到2000。也就是說: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家,還在堅持養豬。
在供應的持續減少中,2006年的高致病性藍耳病突如其來,成了點燃價格的導火索。業內專家估計:疫情嚴重時,很多豬場的存欄數不足一半。農民們恐懼的傳言,說那病是“從風里傳過來的”。
過了四五個月,一批母豬的損失,終于在它們的下一代身上體現出來了——豬價瘋狂走高。據農業部“全國農產品批發市場信息網”監測,2007年4月全國豬肉批發均價為每公斤12.99元,同比上漲35.5%。
在洩湖鎮,2007年年初,毛豬還是五六塊,5月份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老黃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