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獨二胎”:放開前的博弈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單獨二胎”政策歷經十年醞釀,無數次的調研、討論和測算。新政醞釀階段,曾有多個方案進入決策層視野,有關二胎放開的博弈可見一斑。這其中既涉及不同智庫之間的競爭,亦有民間社會與官方的角力,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權衡。
責任編輯:李梁 助理編輯 溫翠玲
2013年10月28日,廣州某培訓學校,孩子在母親和婆婆的照顧下,一邊吃晚餐一邊補習。獨生子女使傳統的家庭結構發生了根本變化,同時也引發了許多令人關注的社會問題。
“多少年堅決不讓動、不許動,現在能邁出這一步不容易。”
“人口是分母,GDP是分子,有人擔心分母變大之后,影響人均GDP。”
備受期待的“單獨二胎”新政策,出現在2013年11月15日公布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里。
作為一項影響13億人的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政策的調整,牽一發而動全身,也因此不到最后一刻,官方很少走漏風聲。就在消息正式發布前兩天,國家衛計委官員對于外界的猜測還專門予以否認。
多年來,有關放開二胎的呼聲和爭論從未間斷。“多少年堅決不讓動、不許動,現在能邁出這一步不容易。”中國人民大學人口與發展研究中心教授顧寶昌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位國內人口學界的權威學者曾多次上書中央,要求逐漸全面放開二胎。
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單獨二胎”政策歷經十年醞釀,無數次的調研、討論和測算。新政醞釀階段,曾有多個方案進入決策層視野,有關二胎放開的博弈可見一斑。這其中既涉及不同智庫之間的競爭,亦有民間社會與官方的角力,以及中央和地方的利益權衡。
前傳:兩個調研的分野
國家衛計委官員近日稱,完善計生政策準備工作的啟動始于2008年。但其實在本世紀初,衛計委就已經著手調研。
2004年4月,18位人口專家歷時兩年完成了一份調研報告《關于調整我國生育政策的建議》,上書國家計生委。建議先放開“單獨二胎”,然后再逐漸過渡到“全面二胎”。負責牽頭的顧寶昌回憶,調研實際上是由國家計生委贊助的,但是計生委為了低調起見,要求專家以個人名義展開。計生委領導當時批復:贊同現在著手,否則會陷入被動。
調研的一個動因,跟生育率太低有關。從1992年開始,中國總和生育率就低于人類世代交替所需的更替水平(平均每對夫婦生育2.1個孩子),到2000年只有1.6,更是躋身世界生育率最低國家行列。報告擔心,“如果政策不變,總人口將在20年左右達到零增長”。
總和生育率,是指該國家或地區的婦女在育齡期間,每個婦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數。對于生育率的不同估計,成為日后二胎政策“穩定派”和“漸進派”核心分歧所在。
這一建議當即引起高層重視。2004年6月,時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的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彭佩云提議,在河北保定召開一次關于生育政策的內部研討會,時任國家計生委主任張維慶也到了場。
調研報告的出臺引起質疑。“很多人擔心,生育政策一旦放寬,勢必造成生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