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撓西湖,專家亮紅牌 西湖的申遺承諾去哪了

為了兌現申遺承諾,西湖景區將建一條下穿式隧道。但幾經變動,卻“移花接木”成了穿山工程。四十多名老干部、專家發起了挽救行動。他們奮起的背后,是西湖各種商業開發難以禁絕,杭州保護西湖的申遺“大承諾”也難實現。

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打著擦邊球的各類商業開發,正在蠶食西湖。 (何籽/圖)

為了兌現申遺承諾,西湖景區將建一條下穿式隧道。但幾經變動,卻“移花接木”成了穿山工程。四十多名老干部、專家發起了挽救行動。他們奮起的背后,是西湖各種商業開發難以禁絕,杭州保護西湖的申遺“大承諾”也難實現。

“如果有人一意孤行,我們就告到國務院、住建部,甚至到聯合國世遺組織,摘帽也在所不惜。”

這是杭州四十多名老干部、專家撂下的狠話,其中包括原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浙江大學教授毛昭晰,原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長、杭州西湖申遺專家組組長陳文錦。

2013年11月,杭州正在舉行第二屆西湖世界文化遺產國際會議,昔日參與申遺專家組工作的官員、專家,卻通過聯署簽名的方式,表達著自己對西湖保護現狀的擔憂。

兩個月來,圍繞在南屏山新開公路隧道項目的可行性問題,這些反對者正展開著最后的挽救行動。

“我們堅決反對。”專家們一致表態。這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南宋皇室花園所在地,正位于世遺保護的核心區內。

兩年前剛獲得世界文化景觀遺產稱號的杭州西湖,正陷入一場尷尬的爭議中。在不少專家們眼里,這只是西湖保護困局的縮影,在過去,由于破壞性開發,西湖保護早已備受詬病,申遺過程困難重重。而申遺成功之后,打著各種幌子的商業開發依然難以禁絕。

上圖為南屏山隧道規劃圖,下圖為西湖景區已有的隧道。 (何籽 曾子穎/圖)

40專家聯名反對

“一點風聲都沒有,突然就看到南屏山隧道要今年底開工。”杭州古都文化研究會常務理事丁云川告訴南方周末記者。2013年5月,他從當地媒體上得知消息后,連夜寫信,輾轉送達給杭州市代市長張鴻銘和原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最終引起了重視。9月4日和11月9日,他曾兩次參加有關南屏山隧道的專家座談會。

“兩次會議,幾乎所有的專家都反對。”丁云川說。第一次會議由杭州市建委邀請召開,參加的學者是他邀請的毛昭晰、陳文錦、原杭州市政協文史委主任王其煌等人。

雷峰塔下,凈慈寺中,作為西湖十景之一的南屏晚鐘,在游客中早已聞名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