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煩大了】松下告別等離子
經歷了近三年的劇烈震蕩,松下電器不僅連續兩個財政年度錄得7721億和7650億日元的巨額虧損,2012年,公司的信用評級還被美國惠譽下調至“垃圾級”。松下的沉淪再次印證一條鐵律:自然萬物,最美者往往易碎。大企業亦不例外。
責任編輯:顧策 實習生 王謙秋
再過幾天,2013年11月26日,幸之助先生就該119歲誕辰了。這個曾被封神的老人或許只能心有不甘卻萬般無奈地在天堂默念一句:拜托了,諸君。
以他本人姓氏——松下命名的帝國,已經歷了近三年的劇烈震蕩,不僅連續兩個財政年度錄得7721億和7650億日元的巨額虧損,甚至就在2012年的這個時候,公司的信用評級還被美國惠譽下調至“垃圾級”。一度被視作“日本制造”象征的松下的沉淪,再次印證一條鐵律:自然萬物,最美者往往易碎。大企業亦不例外,就像東京上野的櫻花。
假如只看賬面和股價,松下目前似乎已然擺脫了困境。2013年10月末出爐的半年報(當年4月至9月),顯示公司成功扭虧并收獲1693億日元凈利,創造了歷史上最好的同期收益,股價也已重新站回每股1000日元水平線,而年初不過600日元而已。
但這種“中興”有可能只是表象,僅達成扭虧的手段就值得咂摸。事實上,作為松下百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