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熱自貿區
自貿區正在成為深受地方政府青睞的新平臺,他們紛紛提出申報,并正在千方百計想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自從上海自貿區在國慶前開張以來,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經有13個地方有意申報自貿區。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上海自貿區的設立,開啟了一波地方政府申報自貿區的熱潮。
自貿區正在成為深受地方政府青睞的新平臺,他們紛紛提出申報,并正在千方百計想從眾多競爭對手中脫穎而出。
自貿區熱得燙手。
自從上海自貿區在國慶前開張以來,截至2013年11月中旬,已經有13個地方有意申報自貿區。其中已經明確向國務院或相關部門提交申報的地方至少有4個,包括廣東、天津、青島和重慶兩江,其他地區也正在積極籌備并通過各種渠道表達意向。
從保稅區到自貿區
像保稅區這樣的傳統海關特殊監管區的作用正在弱化,地方政府開始尋求新的開放高地。
對許多地方來說,自貿區都是從保稅區開始的,已經成功獲批的上海也不例外。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的28平方公里,正是上海的四個保稅區加一個管委會。
已經提出自貿區申報的青島,也是如此。
青島科技大學東北亞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立告訴南方周末記者,青島市是國內最早提出從保稅區向自由貿易港區演進的城市之一。早在2000年召開的全國保稅區工作會議上,青島市就已經提出了分三步實現自由貿易港區(即,港區合一——建立保稅港區——自由貿易港區)的工作思路。
青島市自由貿易區起步階段覆蓋的區域范圍包括:青島保稅港區面積9.72平方公里、膠南董家口港配套功能區10-20平方公里。兩大區域之間仿效鹿特丹自由貿易港區的做法,用綠色通道連接,建立便捷的綜合性轉運體系。
天津的基礎也正是保稅區。2013年6月,天津官方證實,天津自貿區方案已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