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三號”將于12月上旬“探月”

11月26日上午,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召開新聞發布會稱,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計劃今年12月上旬擇機發射。目前,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2013年9月25日在北京拍攝的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模型。我國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俗稱月球車)共同組成。在我國首輛月球車全球征名活動中,近65萬網民投票“玉兔”號。今年12月“嫦娥”將懷抱“玉兔”飛天落月,“玉兔”號隨后將開展為期3個月的月面巡視探測。 (新華社 劉淮宇/圖)

11月26日上午9時,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召開探月工程二期嫦娥三號任務新聞發布會稱,肩負“落月”重擔的“嫦娥三號”任務計劃今年12月上旬擇機發射。目前,運載火箭和探測器已轉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現場。我國首輛月球車——嫦娥三號巡視器定名為“玉兔號”。

在新聞發布會上,探月工程副總指揮李本正介紹了此次探月任務的亮點。他稱,這次(探月)的亮點比較突出的就是落月和勘察,我國在航天器上首次實現在地外天體軟著陸。從歷史資料看,世界上自1976年探月工程告一段落以后,就沒有哪個國家再到月球上進行落月探測,我國是這么多年之后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落月探測。

李本正說,落月探測難度這么大,所以需要精確的測控,要有準確的控制和可靠的執行,所以落月探測過程是我們的一個亮點。再一個,我們這次實現在地外天體的巡視探測,月球車在月面上進行巡視探測是我們國家航天器第一次實踐,這是很重要的一點。等月球車和著陸器落到月球上的時候,月球車從著陸器上走下來也是一個比較難的過程,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亮點。

據其介紹,“嫦娥三號”80%的的產品和技術是新的,為避免風險,最大可能保證登月任務完成,在做了大量的地面試驗的同時,也建設了大量的地面設施,在北京也建設了模擬著陸場。

9月25日,在北京拍攝的嫦娥三號搭載的月球車“玉兔”的模型。 (新華社 劉淮宇/圖)

將在著陸器上安放天文望遠鏡

新華網消息,嫦娥三號任務作為探月工程二期主任務,將完成三大工程目標和三類科學探測任務。

三大工程目標包括,一是突破月面軟著陸、月面巡視勘察、深空測控通信與遙操作、深空探測運載火箭發射等關鍵技術,提升航天技術水平;二是研制月面軟著陸探測器和巡視探測器,建立地面深空站,獲得包括運載火箭、月球探測器、發射場、深空測控站、地面應用等在內的功能模塊,具備月面軟著陸探測的基本能力;三是建立月球探測航天工程基本體系,形成重大項目實施的科學有效的工程方法。

三類科學探測任務:一是月表形貌與地質構造調查;二是月表物質成分和可利用資源調查;三是地球等離子體層探測和月基光學天文觀測。

此外,“嫦娥三號”的任務之一是,將在著陸器上安防天文望遠鏡,這將是世界上首次從月球上觀測天體。

“嫦娥”將懷抱“玉兔”飛天落月

國防科技工業局9月30日消息稱,嫦娥三號月球探測器由著陸器和巡視器(俗稱月球車)共同組成。嫦娥三號承擔“落月”任務,將實現月面軟著陸,開展就位探測和月面巡視勘察。嫦娥三號月球車將在月球表面自主“行走”,進行巡視探測。

據李本正在26日的新聞發布會介紹,對于嫦娥三號月球車的名字,官方通過全球征名共征集了53091個名稱,最終通過入圍初評、網上投票和終審評審,確定月球車的名字為“玉兔號”。

“玉兔號”設計質量140千克,以太陽能為能源,能夠耐受月球表面真空、強輻射、攝氏零下180度到零上150度極限溫度等極端環境。月球車具備20度爬坡、20厘米越障能力,并配備有全景相機、紅外成像光譜儀、測月雷達、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等科學探測儀器。

新華網消息,在談到“玉兔號”的特點時,中國繞月探測工程首任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歐陽自遠介紹,月球車是我國最高智能機器人,集中了機器人的很多優勢。月球車能完全自主導航,在月亮上可以根據照相機拍到的四周情況,自己決定該走哪條路、怎么走;可以自主避障,前面有大石頭擋住了,過不去了,知道怎么避開這個障礙;還可以自動上坡下坡,能夠走它就走,走不過去就繞著走,它“挺聰明的”。

另外,月球車可以指揮身上的儀器,到了一個地方停下來,然后指揮身上的儀器探測月球。在月球車上有一臺測土壤成分的儀器,叫粒子激發X射線譜儀。還有一臺儀器用于測定月球土壤的各種礦物組成,叫紅外光譜議,探測到的數據由月球車直接發回地球。

歐陽自遠介紹,月球車下裝了一臺雷達,可主動發射雷達波來探測二三十米厚的土壤、結構變化,同時還可以測地下100米深次表層的結構,這是世界上其他國家沒有干過的。

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

據國防科工局新聞發言人吳志堅介紹,我國探月工程規劃為“繞、落、回”三期。探月工程一期的任務是實現環繞月球探測。“嫦娥一號”衛星于2007年10月24日發射,在軌有效探測16個月,于2009年3月成功受控撞月,實現我國自主研制的衛星進入月球軌道并獲得全月圖。

探月工程二期的任務是實現月面軟著陸和自動巡視勘察,包括嫦娥二號、三號、四號3次任務。先導星“嫦娥二號”于2010年10月1日發射,獲得了世界首幅7米分辨率全月圖,同時為“嫦娥三號”任務驗證了部分關鍵技術,并對預選的落月區域進行了重點探測。在實現既定工程目標和完成科學探測任務后,開展了日地拉格朗日2點環繞探測,并在距地球700萬公里處實現了對圖塔蒂斯小行星的飛越交會探測。

目前,嫦娥二號衛星飛離地球已突破6000萬公里,正奔向更遠的深空。嫦娥四號任務是嫦娥三號的備份。探月工程三期的任務是實現無人采樣返回。

網絡編輯:小碧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