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財物獨立于地方”等了十年 突然要脫離,法院不習慣

中國的中基層法院即將結束靠地方政府發糧、看地方領導臉色的命運。但當真的要和地方政府“分手”時,中基層法院集體表現出猶豫和糾結,它們意識到,改革的戰車把它們帶向“獨立”高地時,也將碾碎現存的各種關系與利益,并將使法院獨立承擔更大的政治責任。

責任編輯:蘇永通 實習生 張維

“改革之前地方這個婆婆一方面可以干預你,面對難題時也會調動力量來幫你。改革以后這個婆婆沒有了,它干預不了你,同樣也幫不了你。剩下上級法院這個婆婆,它能不能很好地支持你?”

“人財物統一管理,人最關鍵。審判員任命是不是還在地方,向不向地方人大作報告,報告通不過怎么辦,院長還當不當,這都是問題。”

最高法司法辦相關人士表示,中基層法院的這些擔心,仍是建立在現有體制不改、繼續參照公務員管理的基礎上,改革是系統工程,人財物改革將推動未來法院更核心的改革。

中國的中基層法院即將迎來三十年來最實質的體制改革,在人權和財權上它們將不再完全受制于地方黨政,直接接受省高院管理。這意味著法院這個一直被錯誤地視為地方政府管轄的“行政機關”,即將結束靠地方政府發糧、看地方領導臉色的命運。

人財物管理體制改革被認為是讓法院去地方化、邁向獨立審判最重要的一步,早在2003年就寫入中共十六大報告,又納入法院“二五改革綱要”(2004-2008),但此后一等,足足十年。

南方周末記者采訪發現,當真的要和地方政府“分手”時,中基層法院集體表現出猶豫和糾結,它們意識到,改革的戰車把它們帶向“獨立”高地時,也將碾碎現存的各種關系與利益,并將使法院獨立承擔更大的政治責任。

貧困法院的福音

“會不會出現底下的人又往省里跑,會不會出現又被地方扣了的情況?”

“這個改革說了很多年,終于邁出了一步,很不容易。”陜西延安中院副院長雷鈞非常期待困擾多年的經費問題將有改善。2001年他就任洛川縣法院院長時,法院在公安局的大樓里辦公,連牌子都沒有地方掛。他和一位副院長抵押了自己的房產向銀行貸款30萬,才給法院找到獨立的辦公場所。

最高人民法院的一份調研報告證實了當時法院的窘迫。2002年全國82%的中基層法院辦案經費不足,全國法院拖欠人工工資接近10億,欠報差旅費2億,基建工程欠款高達142億,一些貧困地區法院連基本的執法條件都不具備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