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里的銀行小店
中國的銀行們正爭相在社區里開出一種金融便利店。這些小店被認為將來會形成金融網絡中像“毛細血管”一樣的新渠道,但眼下他們大多還只能靠拉存款和賣理財產品為生。
責任編輯:肖華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銀行們正爭相進入小區,甚至不惜為此打起了擂臺。圖為上海一個小區,民生銀行和興業銀行的社區小店緊挨著搶起了生意。
中國的銀行們正爭相在社區里開出一種金融便利店。這些小店被認為將來會形成金融網絡中像“毛細血管”一樣的新渠道,但眼下他們大多還只能靠拉存款和賣理財產品為生。
銀行開小店
銀行們正在爭相走進社區。
2013年國慶節后,北京展覽路三塔社區小區入口旁,民生銀行把一間不足50平方米的房子改造成了社區金融服務站。
服務站分成三個區域。在自助設備區,除了銀行的ATM機,還配有可以信用卡還款、充值繳費的拉卡拉機器,181“菜籃子便民服務平臺”和打印優惠券的維洛卡終端機。
小超市門口極為常見的喜羊羊搖搖車也搬進了服務站,旁邊擺放了三臺手機、平板電腦和網上銀行體驗機。存款送大米的宣傳單貼在搖搖車后面的墻壁上。
最里面則是一間客戶咨詢室。與銀行的VIP室不同,這里裝修得更像個家,白色的宜家家居風格沙發和書架,墻上貼滿了卡通圖案。
金融服務站從早上9點營業到晚上8點,配有兩名工作人員。
民生銀行的另一家社區金融服務站就開在步行不到5分鐘的另一條街上。而附近最近的民生銀行支行網點,也在2公里開外。
對民生銀行來說,這是未來十年的一個大戰略:小區金融。他們宣稱,年底之前將在北京開出一百家金融便利店,三年內要開一萬家。截至2013年11月,上海已經建成五十余家,有100家還在裝修。北京也已經建成了16家。
不僅僅是民生銀行,據南方周末記者了解,華夏銀行、光大銀行、興業銀行、北京農商銀行、桂林銀行等均在2013年開始了社區金融的嘗試。
華夏銀行北京分行預計2013年年底前,將在沿海賽洛城、北苑家園、金港國際等10個社區開設“社區金融服務中心”,2014年在1000戶以上的主要社區均有覆蓋,數量將達到50家。
在一些社區,不同的銀行還搶起了生意。比如在北京豐臺區萬年花城社區,華夏銀行就把店開到了民生銀行對面。
這些社區小店,大多開在銀行網點尚未覆蓋但又有金融需求的地方。
北京農商銀行把第一家社區金融服務站開在亦莊的南海家園,南海家園是北京最大的住宅群體工程之一,社區內集中居住了原瀛海鎮18個自然村的4401戶回遷戶,近12000人。服務站配有兩名工作人員,其中一名就住在南海家園。
金融小店們無論從裝修風格、設備選取和擺放、營業時間都很相像。提供的則都是非現金業務,比如在手機銀行、網上銀行體驗機購買理財產品,申請開通銀行卡、網上銀行、手機銀行以及受理貸款申請等。
為了吸引社區居民,各家銀行可謂絞盡腦汁。
北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