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劉新園

如果說中國有什么遺址最應該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那就是江西景德鎮官窯遺址。如果說當代中國有什么古陶瓷學者對國際學術界產生過重要影響,那就是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前所長劉新園。2013年11月4日晚,劉新園因病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76歲。

責任編輯:劉小磊

著名古陶瓷學者劉新園(1937-2013)。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如果說中國有什么遺址最應該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那就是江西景德鎮官窯遺址。如果說當代中國有什么古陶瓷學者對國際學術界產生過重要影響,那就是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前所長劉新園。天不假年,2013年11月4日晚,劉新園因病在上海瑞金醫院去世,享年76歲。

劉新園,湖南澧縣人,1962年畢業于江西大學中文系。雖楚有材,晉實用之。大學畢業后,劉新園分配到景德鎮陶瓷學院美術系講授文藝理論。1965年調到景德鎮陶瓷館,開始從事陶瓷考古工作。1987年任景德鎮陶瓷歷史博物館副館長,1989-2011年任景德鎮市陶瓷考古研究所所長、研究員。一直工作在田野考古第一線,成績斐然。

吾生也晚,與劉新園在上世紀80年代初相識于沙灘紅樓。當時改革開放剛剛起步,而劉新園已在國際學術界嶄露頭角,經常應邀出訪海外。他每次出國都要到沙灘紅樓國家文物局辦手續,往往在北京等一兩周。閑來無事,就到紅樓各個辦公室找朋友聊天,有時也來找我閑聊。有一次是詢問元明官窯青花瓷上的梵文款識。他懷疑明宣德蟋蟀罐的底款可能用了沈度的字或明宣德帝的御筆,到我們的圖書室查找相關資料。我倆一見如故,很快成為了無話不談的摯友。聊天的具體內容如今大都不記得了,但有一件事至今記憶猶新。

1982年春節前夕,景德鎮市政部門在珠山鋪設地下電纜線,推土機挖出了許多古代瓷片,劉新園恰好路過。他發現這不是窯業垃圾,也不是景德鎮隨處可見的渣餅堆,而是明代官窯瓷片。于是,他向施工隊怒吼:“不準推!要推就從我身上推過去!”這個國寶級遺址就這樣幸免一劫。劉新園和景德鎮陶瓷考古研究所的同事們在此發掘出大批宣德窯瓷片和疊壓在下面的永樂窯瓷片,后來又在中華路口市政府南圍墻前發現一座宣德窯爐遺址,首次揭示了明代御窯廠的“廬山真面目”。

劉新園在江西大學讀書時,師從范祥雍教授學過《說文解字》,酷愛古書版本之學。他的名作《蔣祈〈陶記〉著作時代考辨》,從版本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Ashley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