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一戰勝利大閱兵中的中國軍事代表團
讀者或許知道,一戰結束后,1919年7月19日,協約國成員在倫敦舉行了一次勝利大閱兵,但唐在禮中將率領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在閱兵式中驚艷亮相,這就鮮為人知了。
責任編輯:劉小磊
讀者或許知道,一戰結束后,1919年7月19日,協約國成員在倫敦舉行了一次勝利大閱兵,但唐在禮中將率領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在閱兵式中驚艷亮相,這就鮮為人知了。
由七名騎馬軍官所組成的中國軍事代表團在唐在禮將軍率領下驚艷亮相。
閱兵式的來龍去脈
人們通常認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結束是以1918年11月11日,法軍元帥福煦代表協約國與德國代表簽訂《貢比涅森林停戰協定》為標志的。但實際上,德軍此時仍然占領著大片領土,海陸空等主要武器裝備和其他交通工具仍未交出,協約國的大量戰俘也尚未遣返。無論在德國境內,還是在巴黎凡爾賽宮的和約談判桌上,德國人仍然在負隅頑抗。然而和平已經是一種不可逆轉的歷史趨勢,歐洲各國政府也已經開始認真考慮如何結束戰爭的事宜。
作為協約國主要代表的英國政府也不例外。英內閣于1919年5月9日組成了一個以外相寇松勛爵(Lord Curzon)為首的和平委員會,以商議和決定該如何結束一戰的勝利慶典事宜??芩山ㄗh要辦一個長達四天的隆重慶典,其中包括一個穿越倫敦城的勝利大閱兵游行、一個教堂的感恩禮拜儀式、一個泰晤士河的水上慶典,以及其他的民眾慶?;顒?。和平日勝利慶典的具體日期最后定在了7月19日。
倫敦和平日勝利大閱兵的規模是前所未有的。參加閱兵的國家有18個協約國組織的成員:塞爾維亞、法國、比利時、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加拿大、印度、新西蘭、英屬紐芬蘭、南非、日本、意大利、圣馬力諾、羅馬尼亞、美國、希臘、門的內哥羅王國、葡萄牙;此外還有18個宣布支援協約國組織的國家:中華民國、安道爾公國、亞美尼亞、玻利維亞、巴西、哥斯達黎加、古巴、捷克斯洛伐克、厄瓜多爾、利比里亞、海地、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巴拿馬、秘魯、暹羅、烏拉圭。這36個國家基本上都派出了各自的軍事代表團參加閱兵,其中東道國英國軍隊有數千人,陣容最為強大,而一些小國的軍事代表團只有象征性的寥寥數人。
英國陸軍元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Ashl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