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之言】從謊言中讀出真相
要讀明白一本歷史著述,首先得明白歷史學家為何而寫,為誰而寫?如果有了這一層領悟,那就不用擔心歷史書寫中的“謊言”了,相反,有時還能在“謊言”的背后讀出歷史的真相來。
責任編輯:蔡軍劍 實習生 李興麗
要讀明白一本歷史著述,首先得明白歷史學家為何而寫,為誰而寫
下面是為同一起礦難事故所擬的兩則新聞稿:
一、某月某日,某地有一煤礦發生瓦斯爆炸,有關部門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搶救。目前各類搶救人員及機械都抵達現場,營救工作即將展開,有關事故的原因還在調查之中。
二、某月某日,某地有一煤礦發生瓦斯爆炸,當班的礦工被困井下。目前井下仍有明火燃燒,情況復雜,營救工作無法展開。焦急的礦工家屬在礦區外守候了一天一夜,而有關事故的原因眾說紛紜,有關部門仍未給出確切的解釋。
假定以上書寫的都是事實,那么我們不難看出,事實經過篩選、組合和編排,可以給讀者帶來完全不同的閱讀效果。這就是英國學者卡爾所說的:“每一個新聞記者今天都知道,影響輿論的最有效的辦法就是靠選擇和安排適合的事實。”其實,這種現象不僅存在于新聞報道中,也存在于我們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