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遠見】反洗錢:國際合作進行時
美國華盛頓特區的一個名為“環球金融誠信研究中心”(GFI)的組織,就憑借其出刊的翔實報告助力國際反洗錢行動。在2012年10月的一期報告中,GFI估計自2000年至2011年間,中國的非法資金外流達到了3.79萬億美元。
責任編輯:陳斌 實習生 王穎
對于中國人來說,“洗錢”是一個標準的舶來詞,由英文“money laundering”意譯而來。洗錢活動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當時,美國芝加哥黑手黨的一個金融專家購買了一臺投幣式洗衣機,在每天計算洗衣收入時,將非法所得的贓款計入其中,再向稅務官申報納稅,扣去其應繳稅款后,剩下的非法所得就在形式上變成了合法收入,“洗錢”活動也因此而得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曾統計,全球每年非法洗錢的數額約占世界各國GDP總和的5%,達1.8萬億美元,且以每年1000億美元遞增。
進入21世紀后,資金流動日益全球化。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估計:1980年至1995年間,全球資本流動總額等同于世界GDP的2%到6%。而到了2012年,這個數字幾乎增長了兩倍,達到了15%。望著這些天文數字,我們不能不感慨跨國轉移財富越來越容易,隨著金融信息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打擊洗錢行為受到的挑戰也愈加嚴酷。
因此,即便歐美國家已經擁有成熟的反洗錢法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