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殺戮的艱難(3)

丹諾式的辯詞最后會推出一個結果,就是反對任何懲罰。一個人如果做錯事,那是因為他窮,他命不好。一切都是“情境使然”。如果可以把一切責任推給抽象的文化社會,那還有什么案子辦得下去嗎?

殺戮的艱難(三)丹諾案的反思

我讀丹諾辯詞的時候,深深覺得歷史是那么不公平、不可靠。那么受人推崇的歷史文獻,但我讀來只覺得薄弱、矯飾,反而激起我的反感。例如他說被害人才十五分鐘就被打死了,那不算受苦——這是什么話?十五分鐘的死是很漫長的,那十五分鐘又不是在看電視!如果此說成立的話,則絞刑又何殘酷之有?把婁伯與李歐普吊上去,不用一分鐘他們就死了,按丹諾的標準,算得上是享樂吧。

我因此得到一個啟發:反死刑論述不要美化罪犯,不能袒護罪行。否則效果適得其反。(讀到“不算受苦”的說法,我簡直一不小心就會昏了頭說:“快判他們死刑!”)

丹諾式的辯詞最后會推出一個結果,就是反對任何懲罰。一個人如果做錯事,那是因為他窮,他命不好。假如像婁伯與李歐普,既不窮,命又好,還做錯事,那他們就是瘋了。

一切都是“情境使然”。但如果可以把一切責任推給抽象的文化社會,那還有什么案子辦得下去嗎?我們抓到一個政府官員貪污,他可不可以在法庭上說:從小我看我爸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