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殺戮的艱難(6)
陳金火殺了人。他當然不是什么好東西。陳進興也殺了人,他也不是好東西。假如在我的太陽穴貼上電極,可能會發現我一看到他兩名字,就出現緊張與憤怒的反應。沒辦法,這就是條件反射啊。但當我們說某某某罪大惡極,那里面究竟有多少是事實,而有多少是媒體折射再折射以后所形成的條件反射反應?
殺戮的艱難(六)超完美死刑
有人會說:“廢除死刑,陳義過高,太理想了。你看報紙上那些壞人,想想他們做過的事情,想想他們造成的傷害,槍斃他是便宜他。有些人,實在是罪大惡極啊。”
誰呢?如果現在做民意調查問大家心目中的壞人,陳進興一定名列前茅,甚至可能十年之內都不會再有小孩子叫做“陳進興”了。但是誰記得陳進興還有兩個同伙?他們不壞嗎?陳進興做的壞事,他們也都做了啊。只是因為陳進興最晚才死,媒體聚焦又聚焦的結果使他變成最壞的了。我不是要為他辯解說他不壞;而是要指出,這“壞”是如何因緣際會地透過媒體折射出來。
如果你還沒想起來的話,提醒你一下,那兩個人叫做林春生與高天民。很陌生了吧。
誰是壞人?比較近的例子是陳金火。他殺人又吃人肉,喪心病狂,夠壞了吧。當媒體為陳金火冠上“臺灣食人魔”封號的同時,夠仔細的人會發現,“吃人肉”一事,從一開始就沒有證據。他落網時,瓦斯爐的鍋里有肉與碎骨頭,但骨與肉一旦煮過,DNA已經被破壞,無法判定是人還是其它動物。自從陳金火一落網,臺中縣警察局長就對吃人肉之說持懷疑態度,因為鍋子里的骨頭切面整齊,像是剁好的,但尸體上卻是刀切的痕跡。連檢察官也表示,沒有具體事證,難以證明他曾吃人肉。
但媒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