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往日,與溫暖的未來相逢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我們把這些記憶留住。我們將憑借內心的力量,向往日的深處走去,直到在更溫暖的未來相逢。
大年,我們越陌度阡,離開現在,回到從前。心靈深處那些柔軟的東西,不期然悄悄泛起。個人命運的記憶蘇醒了,家的記憶蘇醒了,族群的記憶蘇醒了。
關于大年,已有很多被遺忘的記憶,那是自制臘八粥、糖瓜、年糕的熱鬧,是風箏與空氣的舞蹈,是猜燈虎的機敏,是往日中國的生活意趣。
我們打撈那些久遠的記憶——如今我們稱之為“傳統”——并非出于戀舊或傷感,只是因為,這是我們民族的節日,我們要回家,回到對民族心靈的體認,直至找到自己。
我們行走在路上,身后是走過的路,眼前是將走的路。我們埋頭跑路太久了,乃至對奔跑本身著了迷,漸漸忘了我們從哪里來,我們是誰——人們似乎堅信,知道自己要到哪里去,這就足夠了。人走了,路還在,當倉廩日漸充實,當時代的車輪鏗鏘有聲,我們不妨停一下腳,回望一下現代中國與古代中國之間的幽深小徑,哪怕它越來越湮沒在全球化的岔路之中。
無論如何,中國人總會出于本能地回應著傳統。在初二早晨,像祖先一樣,將有很多人去祭拜財神。在一些地方財神是比干,在另一些地方則是趙公元帥,還有范蠡或者關羽。在北京,求財運要去廣安門外的五顯財神廟。
而在南昌的八一大橋,人們卻向一對“黑貓白貓”的雕塑祈求幸運。
這對紀念小平的雕塑,被當地人稱為“發財貓”?!昂谪埌棕垺笔峭斫挠洃??!柏堈摗敝?,家國昌盛。
今年春節,也正是小平逝世10周年的日子。一夜連雙歲,萬里未歸人,人們對小平心存感謝。10年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伸手可觸?,F在,人們又回到長路的起點,溫習“貓論”,在這智慧中尋求啟迪。正是這種智慧提醒中國,只有更富勇氣地去完成偉人的未竟事業,推進和諧社會建設,中國就會有寬廣的前途。
我們不斷地回家、回去,追尋著記憶,因為記憶是國家財富,是民眾悲歡,是民族存在的價值。
我們回到家中,并不意味我們的草屋勝過城市的繁華,只是家中有更多的溫暖記憶。我們嘗試回到傳統,也并不是說古代的中國值得留戀,而是在追尋失去的文明記憶。我們回望“黑貓白貓”雕塑,是要表明開創時代的記憶多么美好。
今日生活的記憶,則來自不遠萬里、走遍世界的中國人。他們用眼睛看世界,用鏡頭拍世界,我們稱之為“全民亂拍”。此“亂”非亂,乃“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之“亂”。
記憶在蘇醒,珍視記憶已成為生活的重要內容。儲藏記憶不再只是舞文弄墨者的特權,人人都在書寫自己的歷史,用文字,用照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
當我們的后人試圖打撈我們的記憶,盡情看吧,他們面前展開的將是記憶的汪洋。
一年滴盡蓮花漏,碧井屠蘇沉凍酒。我們把這些記憶留住。我們將憑借內心的力量,向往日的深處走去,直到在更溫暖的未來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