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來信了,民間反對了,古橋仍要拆?寧波“橋堅強”告急
中國唯一幸存的三鉸拱鋼結構橋梁,第一座由鄉紳籌款、同時也是第一座采用招投標方式修建的現代化橋梁,曾申報過第七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寧波靈橋,而今正命運堪憂。德國西門子在靈橋建成70年后來函的善意提醒,民間保護人士的集體反對,浙江省文物局的叫停努力,依然擋不住靈橋被“大卸八塊”?!暗顿摭R備,古老靈橋已成隨時待割的魚肉?!?/blockquote>責任編輯:何海寧 助理編輯 袁端端 實習生 王悅
2013年3月,寧波靈橋便橋合龍。便橋通車后,靈橋大修即將展開。但9個月過去,靈橋卻命運多舛,面臨大卸八塊的境地。
德國西門子在靈橋建成70年后來函的善意提醒,民間保護人士的集體反對,浙江省文物局的叫停努力,依然擋不住靈橋被“大卸八塊”。希望尚存,爭論也在,“橋堅強”如何續寫歷史?
中國唯一幸存的三鉸拱鋼結構橋梁,第一座由鄉紳籌款、同時也是第一座采用招投標方式修建的現代化橋梁,曾申報過第七批全國重點保護文物的寧波靈橋,而今正命運堪憂。
這座浙江省級保護文物,曾有一段佳話:當年的承包商德國西門子公司在70年后,仍然寄來郵件提醒維護,這被網友用來對比一些國內建筑公司不堪的質量承諾。
但在2013年12月2日,站在附近的高樓望去,圍擋之內,這座百年老橋如同手術臺上被刨開了肚子的病人,正悄無聲息地躺在奉化江上。
橋面鋪裝的混凝土層已被拆除,龍門吊機已安裝就位。按照原施工計劃,它將被“大卸八塊”,重新組裝。
奇怪的是,在此前建設方寧波市城管局市政管理處報給浙江省文物局批準的方案中,沒有把橋梁全部拆解的計劃。“這是要瞞天過海,對靈橋進行毀滅性的破壞。”寧波民間的古橋保護人士說。
“刀俎齊備,古老靈橋已成隨時待割的魚肉。”批評者們擔心。
70年后,西門子來信
正如許多城市的古橋一樣,靈橋是寧波的名片。“寧波商標有靈橋牌,調侃不標準的寧波普通話,就說是靈橋牌普通話。”浙江省文物局文物處處長李新芳說。
若從始建于唐長慶三年(823年)的靈現橋(當時的名稱)算起,這座古橋幾乎與寧波建城同齡。在長達千余年時間里,靈橋屢毀屢建,橋名幾度變更,但一直在原址。
作為寧波商幫興盛時的見證,靈橋是中國現代史上民辦大型公共工程最成功的典范。在籌建的1922到1936年間,民間籌款,采用當時最先進的歐洲技術,建橋總承包商即為德國西門子洋行。
于是就有了這一段“售后服務&r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