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極捕捉幽靈粒子

在兩年的時間里,位于南極冰層之下的一個巨大裝置一共記錄到28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幽靈粒子——超高能的中微子。它們將有助于科學家理解宇宙中發生的一些驚人事件。

責任編輯:朱力遠 實習生 龍健

麗莎·杰哈德和斯賓塞·克萊因,桌上放的是“冰立方”用來探測中微子的數字光學模塊。 (南方周末資料圖/圖)

在兩年的時間里,位于南極冰層之下的一個巨大裝置一共記錄到28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幽靈粒子——超高能的中微子。它們將有助于科學家理解宇宙中發生的一些驚人事件。

發現了希格斯玻色子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是人類迄今為止建造出的最具能量的粒子加速器。它曾讓一些人擔心會撞擊出吞噬地球的黑洞。然而,與大自然的力量相比,LHC只是一只溫順的小貓。天體物理學家新近發現的線索,指示宇宙中存在著能量驚人的加速器,其能量可以達到LHC的4000萬倍。

這些線索是在南極洲的冰面之下被發現的。

三年前,科學家們在那里建了一個“體積”為1立方千米的探測器,命名為“冰立方”(IceCube)。這個探測器實際上位于冰面以下,建造時工程師們開發了一種特殊的熱水鉆,它能夠快速地在冰層上打洞。建造者一共打了86個洞,然后在每個洞里放進60個數字光學模塊,這樣一共是5160個模塊。每一個數字光學模塊都相當于一個微型電腦服務器,通過數據線工作人員可以登錄和下載數據。

這五千多個模塊要記錄的,是一種宇宙中無所不在卻又像鬼魂一樣難以捕捉的粒子——中微子。在冰下捕捉中微子的想法自被提出已經有25年,但沒有人知道需要多大體積的冰才能夠探測到,建造“冰立方”的時候也沒人知道這1立方千米的冰是不是足夠大?,F在科學家們已經獲得了答案:“冰立方”在2010年5月到2012年5月的兩年間一共記錄下了28個來自太陽系之外的中微子。這個研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