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大劇院揭幕演出 俄羅斯人揮棒 兩國領導人親點捷杰耶夫?
最微妙的就是最重要的。捷杰耶夫是如何在不受任何爭議、甚至沒有任何評論的氛圍下,成功來華揭幕國家大劇院的呢?
2007年12月25日,國家大劇院揭幕演出的指揮棒將在一位俄羅斯指揮家的手中揮舞。這位俄羅斯人叫瓦萊里·捷杰耶夫(ValeryAbissalovich Gergiev),他帶來的是俄羅斯歌劇《伊戈爾王》
歌劇《伊戈爾王》
“世界上所有國家大劇院的揭幕演出必然上演本民族的歌劇。各國都會借機,用音樂作為彰顯民族性的最強武器?!睔v任《愛樂》雜志和《留聲機》中文版雜志主編的劉雪楓說他有一點惋惜,“不過,中國確實沒有一部歌劇能夠匹配具有這么好的硬件設施的國家大劇院的揭幕演出?!?BR> 國家大劇院藝術委員會主任吳祖強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不熟悉捷杰耶夫,但連說了三次“挺好的”;國家大劇院舞蹈總監趙汝蘅在11月15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聽了劉雪楓對《伊戈爾王》的介紹后才說:“聽了你的介紹,我想我一定要去看?!?BR> 一般而言,最微妙的就是最重要的。捷杰耶夫是如何在不受任何爭議、甚至沒有任何評論的氛圍下,成功來華揭幕國家大劇院的呢?
約定在9年前
瓦萊里·捷杰耶夫此次來華,簡直就是“天命”。
被西方媒體譽為“音樂和政治的雙重天才”的這位圣彼得堡馬林斯基劇院的藝術總監,將第三次在中國舞動他的指揮棒,與他旗下五百余人一起,徐徐拉開國家大劇院正式演出的紅色帷幕?!八?、我、國家大劇院,這是我們一個共同的夢。一個整整10年的夢?!敝袊鴮ν馕幕瘓F公司總經理張宇對南方周末記者說,這次捷杰耶夫來華,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旗下的中國對外演出公司 (以下簡稱中演),就像國家大劇院與馬林斯基劇院之間的橋梁?!安?,我不能說這是我的一個夢,但它是我的一個承諾,很重要的承諾。我重申我對此深感榮幸?!痹诮邮苣戏街苣┯浾卟稍L時,捷杰耶夫不下十次重申了他的“榮幸”,他的英文并非十分流利,每吐一詞都字斟句酌,語氣肅穆到能夠殺掉聽者的任何一次輕言淡笑。
1998年,捷杰耶夫第一次來華,演出地點是人民大會堂。其中一位觀眾就是前任國家主席江澤民。演出結束以后,捷杰耶夫送別江澤民。
據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可靠消息人士稱,那天晚上,在人民大會堂門口,江澤民即將踏上主席專車時,捷杰耶夫首先提及中國國家大劇院,并表示了他的興趣。文化部部長孫家正說,那好,等國家大劇院竣工,我們一定邀請您來。翻譯還沒來得及開口,江澤民就用俄語對捷杰耶夫說,我們的文化部長已經說了,國家大劇院的開幕演出,愿邀請您來。捷杰耶夫隨即用俄語表示“榮幸”。
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捷杰耶夫說:“我不想討論這個?!彪S后不等追問,他自己便說:“到底是我主動請纓,還是主席主動邀請我,你在問我一個極不尋常的問題。當然,是主席邀請我?!倍衔奶峒暗目煽肯⑷耸縿t稱:“如果他不提這個話題,我們的領導人能莫名其妙地說要請他來國家大劇院嗎?”
不過9年前,人們并不能確信什么,國家大劇院還只是一個傳說。一排排老胡同還躺在人民大會堂西側。
2003年5月26日至31日,國家主席胡錦濤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30日胡錦濤出席圣彼得堡舉行的建城300周年慶典。胡錦濤、普京共赴馬林斯基劇院觀看演出。
政治大場面的背后,藝術家捷杰耶夫的愿望被重新激活了。
馬林斯基劇院的“復活”由捷杰耶夫一手促成
落實僅8個月
所謂“音樂和政治雙重天才”,指的是捷杰耶夫不僅與普京過從甚密,還與多國政要、皇室成員是“朋友”。
1993年,他在英國倫敦成立基洛夫之友會(Friendsof Kirov,基洛夫,是馬林斯基劇院的前稱),英國查爾斯王子是其會員。捷杰耶夫努力對南方周末記者強調,他此行“音樂才是最重要的部分”,“普京,查爾斯,我只能告訴你我和他們相識,但是你不會見到我在任何場合說我們之間有一種關系,或者討論友誼,不,不,從來不?!苯萁芤蛘f。
無論是捷杰耶夫本人,還是中方人員,都對他來華過程三緘其口。不過,據可靠消息人士稱,故事是這樣發生的:2003年,在圣彼得堡,當胡錦濤和普京看完馬林斯基劇院的演出后,晚宴之際,普京突然向胡錦濤提及中國國家大劇院的開幕演出,并推薦了他的朋友瓦萊里·捷杰耶夫。
于是,雙方開始把具體工作擺上臺面。夢想成真,當然需要很多苦心經營的基層人物,作為中國最大的對外演出集團的一把手,張宇就是其中的一員。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旗下核心公司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在中國現行體制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占有無可比擬的國際演出資源。
不過,一個500人的龐大的著名演出團體受邀演出,起碼要提前1年的時間預約。但是巨型蛋殼一直在建設,誰也說不好哪一天它可以正式首演。
所以談判總是無法取得具體進展,捷杰耶夫因此將自己在2007年圣誕節期間的檔期排給了紐約大都會劇院。準備在那里上演《戰爭與和平》,并已簽訂合約。他和紐約大都會劇院合作,對《戰爭與和平》進行了全方位的設計,所有的服裝、道具、舞臺場景都在大都會重新制造出來,如果要搬動該劇,估計就要搬動600人。
這時,中國人看上了這部普羅科菲耶夫(Prokefiev)的并非十分成功的劇作,想讓捷杰耶夫將《戰爭與和平》搬到中國來??墒?,《戰爭與和平》也有大都會歌劇院的一份兒。這樣一來,捷杰耶夫不但要突然和大都會解約,還要搬來部分屬于人家的東西。此動議未遂?!皩?,我向主席這樣重要的人承諾過。但選擇權不在我,這是中國的選擇。它不能確定我什么時候能來?!苯萁芤蛘f,然而他擔當著中國兩屆最高領導人的邀請,擔當著俄羅斯最高領導人的推薦,事情又顯得那么不可不為。
張宇說他堅信,捷杰耶夫這次不可能不成行,“他的決心那么強烈,比所有人都強烈”。他說,也因此,中演沒有做任何預防萬一的打算,也就是說,大劇院開幕演出沒有邀請捷杰耶夫之外的任何人。
不過,據可靠消息人士透露說,國家大劇院這邊倒有兩三個備案,比如英國哥倫特花園皇家歌劇院的毛遂自薦。
2007年春天,捷杰耶夫迎來了轉機。張宇接到了一個電話,來電的人正是將來的中國國家大劇院院長陳平。陳平擔任大劇院院長的消息并未公布,他只是私下告知張宇。
陳平是原北京市東城區區委書記,現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陳平新任國家大劇院院長,行政級別屬副部級。據說多年前曾經自費在中央音樂學院進修了3年,他言行謹慎,至今尚未接受過媒體采訪。
張宇稱這一次電話對他的意義是完成了國家大劇院和中演的搭橋。二人約好在北京市菖蒲河公園的貴賓樓見面。在兩個多小時里確定了:現在就可以正式邀請捷杰耶夫來華,具體演出時間就是2007年12月底到2008年1月初。
陳平的這個電話是3月份打的,留給張宇的時間只剩8個多月。
慶祝,且是好戲
中國已經做出了它的選擇,接下來需要做出選擇的人便是捷杰耶夫。他有兩個選擇:其一,解除和紐約大都會劇院的合約,承擔相應的經濟甚至信譽上的損失;其二,毀棄對中俄兩國最高領導人的承諾。
他選擇了前者。
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捷杰耶夫不愿多談在紐約他都遇到了哪些麻煩。不過很多人相信,以他的世界影響力,紐約大都會不會如何為難他。用張宇的話說:“紐約大都會也會幫他圓這個夢?!薄安稍L不是要問及麻煩,那樣會制造更多的麻煩。采訪是要向人解釋這次國家大劇院首演的重要和偉大。對犧牲喋喋不休,那不是我的風格?!苯萁芤蛘f。
雙方做出共同選擇以后,就進入具體問題層面的討論:中國將給馬林斯基多少錢,馬林斯基將會帶來哪些劇目。為此,中演和捷杰耶夫的經紀人起碼有著不下幾百次的電話和郵件。張宇說:“說白了,這畢竟不是慈善演出,所以一切還要按照合作規則來?!?BR> 幾經商量,這次馬林斯基劇院將帶來如下劇目:歌劇《伊戈爾王》;芭蕾《天鵝湖》、《海盜》和《珠寶》。
捷杰耶夫說:“國家大劇院首演,我能意識到它巨大的政治含義。雖然從專業角度,我只管如何跳舞,如何歌唱,如何指揮,但是全世界的眼光都聚集在天安門廣場,人們都會揣摩出這樣一個地方建造一個表演藝術中心的意義,它在悄悄地告訴世界,中國的文化正要邁出一大步?!?BR> 南方周末記者問及《伊戈爾王》的選擇更多是考慮其藝術地位,還是活色生香的喜慶場面時,捷杰耶夫毫不遲疑地回答:“慶?!?,隨即又補充道,它無疑也一部非常好的歌劇。
(本報道圖片均由中演公司提供,姚朔對本報道亦有貢獻。更多信息,請查詢國家大劇院和中國對外演出公司官方網站。)
■資料
19世紀,俄羅斯劇場整天都在演意大利人的歌劇和法國人的芭蕾,著名的音樂評論家斯塔索夫找到作曲家鮑羅丁說:“我們應該想辦法創作一部真正意義上的俄羅斯歌劇?!滨U羅丁贊成這一想法,并根據俄羅斯史詩《伊戈爾遠征記》完成了《伊戈爾王》的劇本:
波羅維茨人入侵古俄羅斯的布基弗爾城,伊戈爾王和王子弗拉基米爾率軍抵抗,戰敗被俘。幸或不幸,被俘的王子居然和波羅維茨的康恰柯芙娜公主相愛,成為敵國駙馬。王子的父親伊戈爾王卻歷盡苦難,逃回布基弗爾城,決意再戰雪恥。
故事在伊戈爾王逃回國的歡樂大合唱中結束。劉雪楓說:“俄羅斯這個民族不應該是這樣的,應該像果戈里的小說《塔拉斯·布爾巴》里的父親一樣,為被俘虜正受凌遲的兒子每挨一刀叫好,卻親手殺死另一個叛國娶了敵國公主的兒子。所以我總覺得《伊戈爾王》的劇情還沒完?!比欢鴦⒀魍瑫r認為,《伊戈爾王》比《塔拉斯·布爾巴》更接近古俄羅斯真實的歷史。
序曲的創作,鮑羅丁斷斷續續,只是靈感一來在鋼琴上彈幾個旋律而已。不久,他丟下自己未完成的作品,撒手人寰。里姆斯基·科薩科夫通過對鮑羅丁留下的音樂碎片的整理,完成了《伊戈爾王》的音樂創作。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是俄羅斯強力五人團的重要一員。他與音樂家巴拉基列夫、穆索爾斯基、鮑羅丁、居伊等人以濃郁的俄羅斯風格的音樂作品刺激并強健著俄羅斯民族文化的自尊心。
1890年10月23日,《伊戈爾王》在馬林斯基劇院首演。如果鮑羅丁在世,他一定無比失望——觀眾反響異常平淡。隨后,《伊戈爾王》被束之高閣,無人問津。直到1954年,劇院重排《伊戈爾王》,這一沉睡多年的歌劇才被人們想起。2001年12月8日,馬林斯基劇院再次重排《伊戈爾王》,而藝術總監正是瓦萊里·捷杰耶夫。演出獲得了成功,有人說:“像拯救俄羅斯所有已死的歌劇一樣,捷杰耶夫救活了《伊戈爾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