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樓影院】《無人區》:原則,懂不?
《無人區》反復的講述著當一種原則遭遇更大的原則的碰撞,所產生的戲劇火花。所有人都在盡忠職守的奉行著自己的原則。飾演盜獵者的多布杰對徐崢說,其實我們是一種人,但徐崢在電影片頭和片尾分別說了一次,我們不是一類人。搞清楚自己是怎樣一種人,對于看電影的蕓蕓眾生,其實也很重要。
《無人區》劇照。
《無人區》這部命運多舛的電影,在漫長的等待四年,六度傳出公映消息之后,最終趕在2013年的最后一個月,和大家見面了。在電影院等待看電影時,大廳里正播著《無人區》的預告片,末了打出“鐵定上映”的字幕。這既是無奈地心酸,也是荒誕的自嘲。
回想當初2009年《無人區》拍完送審,負責審查的成員之一趙葆華,撰文批評電影陰暗、臟、主題不積極,字里行間暗示著本片難以過審,而實際上,原定2009年賀歲檔公映的本片也因“技術原因”延期,后來寧浩數次補拍,屢次傳出上映與禁映的“謠言”,誰曾想到,觀眾最終四年后才得見天日?有意思的是,趙葆華的兩個兒子趙小鷗、趙小溪 ,這兩年拍了《咒·絲》《枕邊有張臉》等粗制濫造恐怖片,故事支離破碎,對白低級弱智,爛到流膿,用他們老子的話來說,全都是陰暗、臟、主題不積極,可也照樣堂而皇之的在電影院上映了。那么,電影審核的原則,究竟到底是什么?
這個問題,實在是太復雜了,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不過,寧浩,是一個很喜歡講原則的導演。而《無人區》,講述的就是一個有關原則的故事。
在《瘋狂的賽車》里,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瓦特 實習生 玲玲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