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豚保護知識問答

目前江豚主要面臨6大威脅:1、長江干流及兩湖魚類資源近乎枯竭,江豚沒有足夠的食物;2、電打魚、迷魂陣、滾鉤等違法漁具造成江豚死亡;3、大面積的挖沙破壞江豚的棲息環境;4、高密度的航運造成江豚被螺旋槳打死打傷;5、水利工程建設導致江豚種群之間的遷移和交流被中斷。6、水域污染。

 

2012長江淡水豚考察發現長江江豚僅剩1000頭。 (張新橋/WWF China/圖)

Q:目前還有多少長江江豚,它們主要分布在哪里?

A:江豚是一種小型的齒鯨類哺乳動物,而長江江豚則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

長江江豚僅分布于長江中下游干流及鄱陽湖、洞庭湖兩大通江湖泊中,是中國所有江豚種群中最為瀕危的一個亞種。

長江江豚在1993年前還約有2700頭,2006年銳減為1800頭。2012年長江淡水豚考察長江淡水豚考察發現,長江江豚種群數量僅存1040余頭,種群數量呈加速下降趨勢,其中長江干流種群年均下降速率為13.73%,超過2006年以前的兩倍。

長江江豚的生存狀況不容樂觀,如果不及時采取有效保護措施,江豚很可能在2020年左右下降到200頭以下,屆時長江江豚的滅絕將很難避免。

Q:江豚面臨的最大威脅是什么?

A:目前江豚主要面臨6大威脅:1、長江干流及兩湖魚類資源近乎枯竭,江豚沒有足夠的食物;2、電打魚、迷魂陣、滾鉤等違法漁具造成江豚死亡;3、大面積的挖沙破壞江豚的棲息環境;4、高密度的航運造成江豚被螺旋槳打死打傷;5、水利工程建設導致江豚種群之間的遷移和交流被中斷。6、水域污染。

Q:江豚和白鱀豚是一個種么?淡水豚和海豚有什么區別?為什么要保護江豚?

A:江豚、海豚、白鱀豚同屬鯨類動物。從外型上看,白鱀豚有長吻,海豚有背鰭,江豚則沒有長吻和背鰭。與古老種白鱀豚相比,江豚屬于進化種,環境適應能力比白鱀豚相對高一些。

江豚的大腦同海豚一樣發達,其智力水平與陸地上的大猩猩接近,是一種聰明而有靈性的動物。和海豚一樣,江豚在水中也是靠著發達的回聲定位系統來辨別方向的。

長江江豚處于長江生態系統食物鏈的頂端,是長江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健康狀況的指示種,因此被看作是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長江曾經是全球僅有的長期生存著兩種淡水豚類的兩條河流之一,另外一條是南美洲的亞馬遜河,但隨著白鱀豚的功能性滅絕,江豚種群數量急劇下降,以及更多的水生生物正在消失,這一切都表明長江生態系統正在遭受重創,食物鏈已嚴重退化,淡水漁業資源也岌岌可危,長江或將成為一條沒有生命和靈性的河流。因此,保護長江江豚就是保護長江的生物多樣性,也保護了三分之一中國人賴以生存的母親河。

Q:怎樣才能防止江豚重蹈白鱀豚之路?

A:為了防止江豚重蹈白鱀豚之路,需要全面地、系統地對江豚及其棲息地進行保護,從自然種群和棲息地保護、遷地保護以及人工繁殖研究三管齊下,全面加強對江豚及其棲息地的保護。

保護江豚的根本在于保護江豚的家園,需要采取的措施包括:杜絕酷漁濫捕、杜絕過渡采砂、規范航運活動特別是江豚密集江段的航行和航速、減少向河流排放的污水并強化污水處理、恢復長江中下游的江湖復合生態系統,加大力度系統開展就地和遷地保護,只有多管齊下才能留住江豚的微笑,還江豚一個家。

Q:到目前為止,江豚保護取得的最大成就是什么?面臨的最大威脅和障礙是什么?

A:江豚保護的成就:自上世紀90年代初,先后建立了石首、洪湖及銅陵三個國家級長江豚類保護區,同時相關地方政府又分別建立了洞庭湖、鄱陽湖、安慶、鎮江等省、市級自然保護區和一些保護站,初步建立了江豚保護網絡。天鵝洲遷地保護區的成功經驗為建立更多遷地保護區提供了可以借鑒的經驗,能保護更多的江豚;而在人工飼養條件下自然繁殖的成功,使得人工飼養并繁殖江豚成為可能。去年湖南省政府將江豚保護納入政府政績考核,使得江豚保護不僅僅是漁政或保護區的事情,而是整個政府的重要指標,為江豚保護創造了良好的政治和政策環境,也為長江中下游各省提供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最大障礙:1、江豚與地方政府經濟發展的矛盾,以至于在制定發展規劃的時候,很少甚至沒有考慮江豚的保護需求;2、政府在江豚保護上的真正投入太少;3、江豚的瀕危程度很高但保護級別很低,造成江豚死亡者沒有承擔相應的責任;4、公眾雖然已經開始行動和參與,但是江豚仍然不被公眾所了解。

江豚保護區圖片 (WWF/圖)

 

Q:WWF江豚保護的工作重點是什么?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延緩江豚的滅絕么?

A:WWF把長江江豚看作長江生態系統的旗艦物種,希望通過江豚保護推動整個生態系統的保護。未來五年,WWF將在四個方面加強對江豚的保護:一是借鑒天鵝洲遷地保護區的成功經驗,利用長江故道群的優勢,建立更多的遷地保護區;二是加強和鄱陽湖、洞庭湖水域管理機構以及地方政府的合作,推動兩湖水域出臺兼顧長江江豚保護需求的挖沙規范、航運規范等,同時加強漁業執法力度、打擊非法漁業方式,加強控污執法,減少向河流排放的污水并強化污水處理,加強社會監督,以此來減少對江豚的傷害;三是推動提升長江江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四是推動出臺《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加強對長江江豚整個種群以及棲息地的保護。我們希望這些措施能夠有效延緩江豚滅絕的步伐,并為將來保留一定的江豚種子資源,待長江自然環境好轉之后再放歸長江。

Q:長江環境這么惡劣,長江江豚的保護面臨著這么多困難,長江江豚還有希望嗎?普通老百姓可以做些什么去保護它?

A:我們相信,江豚的保護仍然有希望。農業部委托中科院水生所編制了《長江江豚拯救行動計劃》,并將盡快上報國務院發布該行動計劃。這將為長江江豚整個種群的保護提供全面的政策支持,并配備相應的資金支持。而江豚的保護,需要從政府到企業,從公眾到媒體的共同行動。

我們也希望普通大眾能夠積極參與到江豚的保護中來,從日常生活做起,保護江豚以及江豚賴以生存的環境。生活在長江邊的居民尤其是漁民與江豚關系密切,他們可以:

1.合理合法捕魚,不使用迷魂陣、電打魚、拖網、滾勾等方法捕魚,不隨便丟棄廢棄網具等捕魚工具,以免誤傷江豚;

2.捕魚時避開江豚活動頻繁的水域;

3.發現江豚受傷、擱淺或死亡,積極救助,并及時報告給當地保護區、漁政等相關部門。

普通的市民可以從自身做起,改變生活習慣,支持江豚保護工作,比如:

1.拒絕食用國家保護魚類,盡量少食野生魚類;

2.保護水環境,減少污水排放,少用含磷洗滌用品;

3.支持江豚升級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4.參加保護江豚的志愿者活動,比如WWF和中科院水生所組織的江豚守望者等行動。

Q:有種觀點認為,物種滅絕是自然規律,人類對此無能為力,也無所作為。以白鱀豚和江豚為例,您對此有什么看法?

A:對白鱀豚和江豚最大的威脅來自人類的行動。 白鱀豚的滅絕完全是人為因素造成,人類的“作為”加劇了物種的滅絕。所以,人類要在發展的同時考慮到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減少對自然、對物種的破壞性干擾,實現人和自然的和諧發展。

網絡編輯:瓦特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