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碎一個舊世界之后 新南非依舊遙遠
曼德拉的老朋友遍布世界,他是自由世界的座上賓,也是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戰友”。曼德拉傾其一生嘗試了一切方式摧毀了一個種族隔離的舊南非;而在失去了曼德拉之后,一個嶄新的彩虹之國仍然遙遠,種族融合和國家發展仍然道阻且長。
責任編輯:史哲 實習生 王穎
當地時間2013年12月10日,南非約翰內斯堡,男子緊握曼德拉照片。
2013年12月10日,南非約翰內斯堡FBN球場,小雨紛紛揚揚飄落。為期三天的南非前總統曼德拉悼念儀式在這里開始。
這座可容納9.5萬人的球場,三年前曾作為南非世界杯的決賽場地。2010年7月11日,荷蘭與西班牙比賽開哨前,曼德拉與妻子曾在這里同乘一輛高爾夫球車繞場一周致意。如今,FBN球場內迎來了為曼德拉送行的91名國家元首和國際組織代表,從美國總統到古巴領導人。
曼德拉的老朋友遍布世界,他是自由世界的座上賓,也是利比亞獨裁者卡扎菲的“戰友”。12月5日《紐約時報》一篇文章如此總結曼德拉一生有過的略顯矛盾的多重身份:“他曾是黑人民族主義者也曾是反種族主義者,他曾是非暴力抵抗者也曾是暴力的推崇者,他是最沖動也是最冷靜的人,他是馬克思主義的消費者也是西方民主的崇拜者,他的緊密伙伴有共產黨人也有大資本家。”
無論如何蓋棺定論,12月15日,曼德拉遺體將被運回老家庫努安葬,為了確定現在的安葬地點,他的后代可是打了漫長的官司。
曼德拉傾其一生嘗試了一切方式摧毀了一個種族隔離的舊南非;而在失去了曼德拉之后,一個嶄新的彩虹之國仍然遙遠,種族融合和國家發展仍然道阻且長。
監獄里的“恐怖分子”
盡管幾乎所有健在的美國總統都出現在曼德拉的悼念儀式上,但直到2008年,這位諾貝爾和平獎獲得者一直停留美國政府恐怖分子的監控名單上。
這是一個看似荒誕、卻更接近現實的故事。
“民族之矛”,成立于1961年6月,它是隸屬于非國大的暴力斗爭組織,這個組織即由曼德拉牽頭成立。有趣的是,就在“非洲之矛”成立的幾個星期前,他還在重申非暴力是不可逾越的底線。事實上,1944年加入非國大的時候,曼德拉留給人的清晰印象是,他是圣雄甘地的信徒。他后來曾如此解釋自己這一立場轉變:“非暴力是一種策略而非原則,一件無用的武器并不能帶來道德的良善。”
為此,曼德拉專程到埃塞爾比亞接受軍事訓練。1962年,曼德拉被捕并以“煽動”和“非法越境”罪判處5年監禁,兩年后,又以“企圖暴力推翻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小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