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造張楚

至今張楚最受歡迎的作品仍是《姐姐》,1991年收錄在“魔巖文化”出版的內地搖滾樂合輯《中國火》。歌迷眼中的憂郁詩人,音樂公司心里的麻煩歌手。人們渴求他的新作,他受不了音樂工業的生產方式。能否改變張楚?兩個當初的少年歌迷長大了,作出了自己的嘗試。

責任編輯:李宏宇 朱曉佳 實習生 龍健 蔡佳茵

張楚衡量事情的標準是“好玩兒嗎”、“酷嗎”。過去多年,用合約方式與張楚合作的人都失敗了。被人說服,張楚終于一個人出來單干:配合媒體采訪,自己找團隊設計封面,制作視頻,甚至自己學會了編曲。 (東方IC/圖)

張楚,歌迷眼中的憂郁詩人,音樂公司心里的麻煩歌手。人們渴求他的新作,他受不了音樂工業的生產方式。能否改變張楚?兩個當初的少年歌迷長大了,作出了自己的嘗試。

“您好,我是‘記憶池塘’的銷售,您想出售您的一部分記憶嗎?”

2013年12月初,張楚寫了一篇科幻小說,《時間池塘》。他設計出一個商業公司,收購各記憶。比如“熱愛學習”、“美好戀愛”、“駕駛旅行”等等,以聲音形式收購,然后加工出售。

這是他給雜志寫的一篇專欄。編輯不滿意,他有點無奈。“我認為這是我寫得最好的一篇,但編輯說我們要看生活的。我知道,他們就愿意要老百姓讀得懂的,消費的。那我就給他們那種東西吧,然后再保留。”

《時間池塘》也是一首歌,收在他即將推出的新專輯里。新專輯完全由他自己打造,自己當制作人,找音樂團隊編曲,找創意團隊設計封面,找動畫團隊制作視頻,接受媒體采訪搞宣傳,還要準備出道以來第一場大型演唱會……二十多年來,這是他最忙碌的一段時間。

他沒簽公司,一人承擔了全部事務。他意識到,自己不適合做一個簽約藝人,唱片工業機器上的一顆螺絲釘。

至今他最受歡迎的作品仍是《姐姐》,1991年收錄在“魔巖文化”出版的內地搖滾樂合輯《中國火》。臺灣公司的文案寫道:“有人說他是中國最寂寞的歌手,因為他從小四處漂泊流浪;有人說聽他的歌特別感傷,因為歌聲渾厚蒼茫……”在山東和陜西,兩個比他年輕十幾歲的少年都記住了這段話。多年后,他們相繼成為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