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軍政府迷局

“軍政府”常讓人聯想到暴力、壓迫和腐敗,但從歷史上看,并非如此黑白分明

“軍政府”常讓人聯想到暴力、壓迫和腐敗,但從歷史上看,并非如此黑白分明


    11月11日,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舉行3日宣布緊急狀態后的首次新聞發布會。美國《紐約時報》記者注意到,面對西方記者的詰問,穆沙拉夫臉上直冒汗。
    1999年通過軍事政變上臺的穆沙拉夫,正面臨執政以來的最大考驗:西方盟友要求他盡快恢復民主政治,而國內極端主義勢力和反對派已經對他形成巨大威脅。這次,因為最高法官要審查他10月選舉中當選總統的有效性,他“鋌而走險”宣布緊急狀態,意圖恢復強人統治。
    面臨法院、媒體、反對派的共同壓力,一份最高法官的裁決能讓穆沙拉夫喘不過氣,遠沒有他的緬甸同道那樣瀟灑。在緬甸,軍政府9月份剛剛平息了一場僧侶們舉行的和平游行,將軍們長達45年的統治,仍未受到任何實質性的挑戰。
    與緬甸相鄰的泰國,上世紀90年代以來被稱為亞洲民主社會的樣板,不料去年9月的不流血政變,將泰國重新拉回軍人執政年代。軍政府宣布,將于12月23日進行全國大選。但最近政變領導人、副總理頌提再次表示,如果前總理他信的支持者獲勝,泰國將面臨再一次的軍事政變。
    三個中國的近鄰,三個軍政府統治的國度,其政治局勢因為軍人領導而充滿變數。其現實處境和未來走向,令人關注。


“槍桿子”里出政權
    從東南亞到南美洲,再到非洲,二戰后,軍人干政可謂蔚然成風。東南亞國家從過去的農耕社會直接進入工業化階段,引進的西式議會民主普遍水土不服,導致軍人憑借武力主宰國家政治的局面一再發生。
    泰國的君主立憲政體也是在1932年的一次政黨政變中產生的,沒想到剛踏上民主之路,當時的少壯派軍人組成臨時政府,就開了泰國軍人干政的先河。
    1958年,政變上臺的沙立·他納叻元帥拋出以泰國傳統集權統治思想為核心的“泰式民主”建國理念,并通過1959年憲法第17條賦予了總理凌駕于法律之上的權力,開始實行軍人統治。1973年,青年學生們以上百個生命的代價,迫使沙立的繼任者下臺。此后十多年間,軍人與職業政客交替掌權,民主政治漸入人心。1991年,軍隊發動了自1932年以來的第19次軍事政變,試圖扭轉民主化潮流,但在強大的民意面前,軍人勢力隱退幕后。
    泰國國王普密蓬即位61周年,共經歷了19次政變和15部憲法。但所幸有他在位,加上這些年來泰國各種社會政治團體的發育,軍政府在泰國始終受到其他政治力量制約和限制,一直不具有壓倒性優勢。
    巴基斯坦自1947年實現獨立后,也經歷四次軍人執政,至今60年里,平民政府的統治時間僅有27年。
    1956年3月巴基斯坦成為共和國,隨后二十年大部分時間成為軍人政治的天下。1977年7月,齊亞·哈克將軍奪取了政權,并處死了剛獲得選舉勝利的阿·布托。在齊亞·哈克1988年遭遇空難后,老布托的女兒貝·布托和謝里夫先后執政,直到1999年,當時的陸軍總參謀長穆沙拉夫發動政變。
    穆沙拉夫仍是軍人,但巴基斯坦政府一直保留了一點民主傳統,除幾個重要政府部門外,大多數部門負責人都不是軍人。而媒體仍然可以自由獨立地批評總統,穆沙拉夫的反對派,也可以在街頭舉行抗議集會。
    相對于巴基斯坦和泰國,緬甸的軍人統治最為徹底。軍人領導者控制著緬甸政府從上到下的所有部門。如一位緬甸記者描述:“你到郵局寄信,辦事人員都是有軍銜的軍人?!痹诋數貓笳轮泻碗娨曋?,清一色是穿軍服的政府官員接見某某和巡視某地的報道。
    緬甸的軍政府統治始自1962年。緬甸聯邦于1948年誕生后,新的民選政府未能處理好民族問題,不同民族、派系之間武裝紛爭不斷。1960年緬甸舉行大選,反法西斯人民自由同盟的領導人吳努(UNu)取得執政權。軍方強硬派人物開始坐不住了。1962年,吳奈溫將軍發動政變,直接走上前臺。
    1988年緬甸全國性的抗議招致軍政府的武力鎮壓,但也使吳奈溫被迫退位,另一位將軍蘇貌繼任。1990年,緬甸也舉行了多黨制民主大選,以昂山素季為首的緬甸全國民主聯盟大獲全勝,進一步刺激軍政府強烈反彈。將軍們以必須先制憲后交權為由拒絕交權。隨后丹瑞大將從1992年主政緬甸至今。


合法性來源:政績
    “軍政府”常讓人聯想到暴力、壓迫和腐敗,但歷史并非如此黑白分明。人們還記得,泰國去年的軍事政變,街頭的坦克得到了部分民眾的鮮花和掌聲,城市里的中高收入者,大都反對他信的經濟政策。
    亞洲國家二戰后脫離殖民地獨立后,農耕社會和與現代民主社會相碰撞,初級的民主政治伴隨的是腐敗、政府低效,這些構成了軍隊領導人奪取政權的民意基礎。印尼的蘇哈托政權因此而起,1999年發動政變的巴基斯坦總統穆沙拉夫同樣因此而起。
    軍政府結束了國內的腐敗和無秩序,重新給百姓帶來生活的穩定,這也成為他們執政的合法性來源。
    按東南亞研究學者、華南師范大學副教授唐昊的分析,從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實現獨立的亞洲各國,在爭取獨立過程中,軍隊在斗爭中迅速發展壯大,并吸引大批的精英?!霸谶@些國家,軍隊扮演的常常是政權監督者的角色。政府干得好,軍隊不做聲,干得不好,軍隊便出面監督了?!碧脐徽f。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軍人統治在東南亞普遍回潮,軍人挾持這些國家進入威權政治時期。但歷史的吊詭是,恰恰在這一時期,東南亞許多國家都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成績。
    軍人們意識到,要延續后續的統治,必須獲取新的合法性。他們通常不認可通過選舉當政,認為是回到民主的無秩序狀態而加以否定,余下的選擇便只有政績的合法性——發展經濟,讓民眾認可軍政府統治。如拉美的智利、阿根廷到東南亞的印尼和泰國,自上世紀60年代起,軍政府在帶領國家求發展方面可謂不遺余力。印尼實現了連續三十年的經濟增長,而泰國成為后發國家中的先進代表。
    巴基斯坦在軍人政府統治時期,經濟上的表現和維持國內秩序上的表現也明顯強于民選政府。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副研究員傅小強介紹,巴基斯坦的民選政府代表大地主階層的利益,未上臺幾年便腐敗丑聞纏身。而軍政府上臺之后,首先強力推動利益再分配,往往更照顧中下階層的利益,相關的經濟政策也更易于推行。
    這幾年來,雖經歷“反恐”和極端主義勢力的不斷干擾,巴基斯坦自2003年以來連續實現了經濟增長,年增長率達到7%以上。按傅小強的觀察,巴基斯坦政局陷入一個周期性變化:軍方統治時社會穩定,在財富分配上向中下層民眾傾斜,腐敗也不嚴重,但接下來政府就面臨還政于民和回歸民主的要求。
    而一旦回歸民選政府時代,沒過多久又會貪腐頻仍、社會動蕩。這時,普通民眾對社會穩定和發展經濟的愿望,又將超越對民主的需求,構成了下一個軍政府的民意基礎。
    唯一的例外是緬甸。吳奈溫上臺之初便強力推行“國有化”,將大批銀行、商業直接收歸國有。到上世紀80年代后期,獨立時差不多是東南亞最富裕國家的緬甸,已經成了世界最窮的國家之一。今年10月,一位仰光的記者到泰國參加一場國際會議,竟然要找同事借皮鞋穿。
    但歷史的悖論是,當這些國家的經濟社會得到發展,中產階級發育,新興的社會力量蓬勃發展,軍政府政治上的好運便結束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從南美洲到東南亞的不少軍政府紛紛瓦解,代之以民選政府。
    泰國的經濟騰飛壯大了城市中產階級。在民眾日益強大的民主呼聲下,1992年的大規模反軍政府游行深刻改變了泰國的政治制度。游行被軍方血腥鎮壓后,國王普密蓬嚴厲斥責,令軍隊領導人在他面前長跪不起。之后的十多年里,泰國基本上擺脫軍隊力量的統治,邁入民主政治時代,并在十年的時間內一躍成為亞洲民主的新樣板。
    而在緬甸,在經濟上“不作為”的軍政府卻通過多年的苦心經營,確立了軍隊在國家的唯一領導地位,其政治壽命遠勝過印尼、泰國和阿根廷軍政府。即使在1988年群眾運動的驚濤駭浪中,他們仍然能夠屹立不倒。9月底僧侶示威游行之后,緬甸軍方領導人丹瑞大將的執政穩定性,也遠強于風雨飄搖之中的穆沙拉夫。


還權與民?
    “有時候為了打破僵局,有些人就不得不做某些事情。就好像你的電腦出現死機,什么也干不了的時候,你必須按下重啟按鈕,或者關機?!碧﹪鴩夜芾砀母镂瘑T會發言人他威普少將曾這樣解釋政變的原因,他也不得不承認,政變“違反了法律”。今天的世界形勢之下,即使是軍事強人,也不可能對民主潮流充耳不聞、視若無睹。
    軍政府上臺后,一個共同的特點是承諾還權于民,在未來實現民主。這道生死咒,在軍政權出生的同時便已套在他們的頭上,并在隨后的日子里如影隨形。
    在軍政府統治最為穩固的緬甸,執政者對民主和制憲的承諾也從未松口過。前任總理欽鈕因為提出七步民主路線圖而被解職,可見緬甸軍政府對待民主話題仍很謹慎。
    槍桿子打出的政權,如果落到只有用槍桿子才能驅趕,那樣這個政權的下場一定和上一個政權一樣悲慘。無論他們在臺上有多大權力,他們都有可能被人以同樣的方式推翻。
    軍事強人齊亞·哈克曾在80年代處死貝·布托的父親,自己死于1988年一場不明不白的空難。而在緬甸,據新華社報道,吳奈溫在1988年交出權力后一直被軟禁到去世,他的女婿和三個外孫都被以叛國罪處死。
    軍政府可能清除掉民選政府的貪腐和低效,但失去了民主政體的分權制衡,軍政府領導人同樣難以避免這樣的問題。印尼的蘇哈托家族積累的巨額財產令人瞠目。在泰國,頌提以貪腐為名將他信趕下臺,而一年之后,記者在泰國,便已聽到當地人對頌提和其他軍隊將領“也不干凈”的種種議論。
    軍政府的降臨推翻了早產的民主,抑制了民主意識在整個社會的發育。如唐昊所言,軍政府的介入解決泰國民主政治初期的亂象,泰國民眾暫時得到了安寧,但卻失去了通過自己的摸索去修補民主問題的大好機會。即便今后泰國重回民主政體,強大的軍隊可能始終如一道陰影,使民選政府不得安寧。
    泰國政變領導人頌提已于10月辭去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的職務,進入內閣任副總理。全國大選也將于12月23日舉行,不出意外,軍政府將按意圖卸下政權重擔,恢復正常的民主政治秩序。
    走在曼谷街上,軍人銀行可見,而兩家電視臺仍然控制在軍人手里。軍方在泰國政治生活中的強大影響力,遠遠未能消除。在泰國,軍人一直被視為國內政局的穩定力量和對國王忠誠的象征。一旦國內政局不穩,民眾的目光很自然便投向了軍隊。
    而在緬甸,相對于軍政府的統治一切的態勢,昂山素季領導的民主聯盟并無執政經驗,把他們團結到一起的力量就是對軍政府的反對。設想在將來,失去了這樣一個“敵人”,他們是否還能夠坐在一起組成政權?是否具備足夠的政治經驗,共同實現緬甸的民主化?
    11月3日,穆沙拉夫宣布緊急狀態之后,有關他面臨軍隊內部的新軍事政變的傳言迅速增加。
    三個命運多舛的國家,有著共同的軍政府經歷,都接近于不同命運選擇的十字路口,對于民主、穩定和繁榮的追求,可能都難免坎坷波折。
    (華南師大副教授唐昊對本文亦有貢獻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