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功夫發起“善功夫” 創義工招募新形態
12月10日,“善功夫”義工社群在北京師范大學正式啟動上線。廣受肯定的“免費午餐”、“上學路上”、“上海根與芽”、“廣州慧靈”成為首批入駐“善功夫”的NGO ?!吧乒Ψ颉绷x工社群是一個全新的公益平臺,由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發起。它著眼于解決NGO與義工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創建了有獨特價值理念的“善功夫”模式。
“這個時代不缺少善,缺少的是讓善涌現出來的‘橋梁’?!泵赓M午餐發起人鄧飛在“善功夫”義工社群啟動儀式上說,“我們很看好‘善功夫’的嘗試?!?/p>
“公益事業的促進,不僅體現在捐贈額上,機制和渠道上的創新或許更為重要?!北本煼洞髮W中國公益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在“善功夫”啟動儀式上評價道。
“善功夫”引入了當下最重要的兩個元素
“善功夫”的誕生,與當前公益事業一對突出矛盾有關。一方面,“義工荒”,絕大部分公益組織推廣能力弱,無法招募足夠的義工;另一方面,愿意做義工的人,沒有便捷的渠道找到公益項目。理論上,所有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都可以通過互聯網解決?!吧乒Ψ颉痹诰€上集結微博、微信、網站、App,構建了全網無縫對接的溝通渠道,實現NGO和義工之間的雙向選擇。同時,真功夫利用全國500多家門店資源,開辟公益墻或公益角,供入駐“善功夫”的NGO發布義工招募信息和募捐。線上、線下形成雙平臺的閉環。
但僅有技術和資源,是不夠的?!吧乒Ψ颉弊钜俗⒛康牟糠?,是對人性創造性的理解和對公益趨勢深刻的把握。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潘宇海先生說:“按照中國人的傳統,做好事是不應該留名的。但我的孩子,今天生長于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少年,他告訴我,做了志愿服務、做了公益一定要留名,至少要告訴自己的親人、同學、朋友。不是為了炫耀,而是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告訴身邊的人這個項目是否值得關注,值得繼續支持?有什么地方還可以改善,做得更好?”
循此想法,“善功夫”提出的口號是:有功夫,就和親友一起做義工!它引入了當下最重要的兩個元素:一是志愿者風尚,參與公益成為越來越多人的興趣和需求,這與中產階級日益擴大的大背景有關;二是社交屬性,“朋友圈”的大熱可為例子,當一個項目具有社交屬性后,會有無限可能性。
潘宇海先生在啟動儀式上說,如今“善”的心愿并不缺乏,大家需要的是可信、適合自己的公益項目推介,如果這樣的推介來自于自己的親友就最可信。這句話正是上面兩個屬性的生動闡述。
公益創新
在具體的運作設計上,“善功夫”體現了志愿精神與互聯網精神的結合,有諸多創新。
比如,根據志愿者對公益項目的參與興趣、個人技能、所在地點,網絡自動匹配相應的公益項目。這種智能匹配、充分發揮移動互聯網特性的公益創新,為大眾尋找有趣的公益項目,以及為公益組織尋找有效的專業志愿者提供了一種問題解決模式,實現了雙向選擇的社群化公益。
義工在“善功夫”里亦有一套晉級規則,按年度內參與公益活動的工時數,分成9等。用工時數來量化公益行為,這也是一個重要創新,使志愿行動有持續發展的可能和動力?!吧乒Ψ颉钡哪繕?,是在平臺上,三年累計超過10萬志愿工時。
“善功夫”志在成為志愿服務行業最優秀的培育土壤?!霸谶@里,有心做義工的志愿者們都能最快捷地找到最能發揮自己特長、最感興趣、最可信任的公益項目;在這里,任何一個普通人都能象鄧飛那樣綻放自己的光芒,以自己的判斷力、創造力、領導力、鼓動力,來發動自己的親人、朋友一起做“善”且能體現“功夫”的事情?!?/p>
兩大依托
與單純的網絡項目不同,“善功夫”有兩大依托力量:一是依托真功夫全國500多家門店,門店可成為NGO發布招募信息、募捐以及志愿者培訓的空間;二是與直接捐贈型公益相比,“善功夫”模式對運營能力要求高,作為中式快餐第一品牌的真功夫,正可發揮作用。
“善功夫”在設計上,還針對了國內公益事業的一個短板。按照《基金會管理條例》規定:基金會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不得超過當年總支出的10%。在目前的公益組織中,能夠一年運作1000萬元項目的算是較有實力的了,但10%的行政費用意味著一年只有100萬元用來維持日常全部工作開支,這種比例,通常在北京只能維持10位工作人員的工資,嚴重制約公益組織的發展。
針對這一情況,真功夫餐飲管理有限公司特意為“善功夫”義工社群提供一筆啟動資金,首批資助免費午餐、根與芽、上學路上以及慧靈四個公益組織,用于義工的招募、培訓和組織?!吧乒Ψ颉钡男姓芾碣Y金資助計劃在2014年全面向社會開放,優秀公益組織都可PK參加。
本次項目也得到了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基金會、北京師范大學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易寶公益圈等熱心組織的大力支持。希望能有更多的熱心人士和企業加入進來一起傳播志愿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