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叛徒” 一家“正面民族主義網站”的成立與分裂

一群主張“中國認同”與“挑戰西方媒體霸權”的年輕人,試圖在網絡上完成一次由草根民族主義者向愛國青年領袖與商業精英的轉型。但他們寄予光明前景的四月網以持續低迷和經濟丑聞收場,曾經惺惺相惜的同志,最終互相將對方驅逐出隊伍。

責任編輯:曹筠武 實習生 張維 李興麗

唐杰并不認同自己頭上“中國憤青”的名號。他試圖通過四月網闡釋自己關于的一套“中國認同”和“正面民族主義”概念。但他的嘗試只持續了8個月,就以一場試圖撤換四月網CEO饒謹的“失敗起義”告終。 (南方周末資料圖)

一家源于一場“愛國主義運動”的網站,一個因應時勢走上前臺的創始人,一群主張“中國認同”與“挑戰西方媒體霸權”的年輕人,試圖在網絡上完成一次由草根民族主義者向愛國青年領袖與商業精英的轉型。但他們寄予光明前景的網站以持續低迷和經濟丑聞收場,曾經惺惺相惜的同志,最終互相將對方驅逐出隊伍,這仿佛《1984》中的結尾:“在遮陰的栗樹下,你出賣了我,我出賣了你。”

“舍我其誰”

唐杰第二次見到饒謹是在上海,這是兩個“年少成名者”的會面。那是在2010年,與如今對比,會面算是惺惺相惜——這完全不同于三年后的現在:唐杰一再向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不愿再“和饒謹個人扯上口水”;饒謹則在個人微博上回憶其創立經營“新愛國主義網站”四月網的歷程:“創業者……幾乎都曾被一些爛員工傷過”。“一些爛員工”指哪些人呢?饒謹沒有點名。

唐杰,復旦大學哲學博士,他在2008年北京奧運前制作的“2008中國站起來”視頻一夜之間獲得超過200萬點擊量,《紐約客》雜志隨后以《中國憤青》為名對他做了長篇報道,時年28歲的唐杰被視為愛國主義——或是民族主義——在新時代的代表人物。

饒謹,清華大學工程物理專業畢業生,他注冊創辦了“反CNN”(Anti-CNN)網站,旨在“揭露西方媒體對華不實報道”,認為《華盛頓郵報》等著名報刊在西藏問題和奧運火炬傳遞事件上“新聞造假”?!度A盛頓郵報》隨即向饒謹提出采訪申請,這個當時24歲的年輕人以“西方媒體巨人的挑戰者”形象同時闖入東西方媒體視野。

他們的成名依托于相同的背景。2008年4月,針對西方媒體對西藏問題的報道與奧運火炬境外傳遞引發的一系列事件,一群以學生和網民為主體的年輕人持續在國內外以各種形式表達抗議,喊出“反藏獨、護圣火、揭露西方媒體新聞造假”的口號。唐杰的視頻與饒謹的網站即是其中最為引人矚目的組成部分。參與的年輕人們給自己的行動命名為“新愛國主義運動”,而包括唐杰與饒謹在內,他們自稱“四月青年”。

在兩個標志性“四月青年”的那次會面前,唐杰剛剛從科隆大學做完訪問學者回國。他一邊找工作,一邊組織一個小圈子里的讀書會。饒謹剛剛在上海見到“成為基金”創始人李世默。不久前,饒謹獲得了一筆一千萬的投資,準備將“反CNN”網站更名為四月青年社區,并建立綜合性網站“四月網”。

頗有些心有靈犀之感,唐杰把饒謹介紹給讀書會的朋友們,饒謹則順勢發出邀請:“你來吧,幫我在那兒也弄個讀書會”。雖然當時沒有明說,但饒謹給唐杰預留的職位,是四月網的總編。

如今唐杰回憶,“弄個讀書會”的想法是打動他的重要一點,他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中說:“此人雖言語平平,卻也慕風好學,可以共同學習,值得追隨”。讀書的確是唐杰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在《中國憤青》一文中,記者歐逸文曾描述唐杰的寢室:“房里到處是書,凳子上放著厚厚的目錄。他的藏書幾乎包括人類思想的各個方面:從柏拉圖到老子,維特根斯坦,培根,古郎士,海德格爾,可蘭經”,“感覺像被違章占領的圖書館的儲藏室”。

饒謹則更像是一個懂得順應時勢的精明商人,在注冊“反CNN”網站前,這個工程物理專業學生做過口譯培訓,賣過電腦椅,給商學院老師做過助理,還一直干著域名注冊的生意。當年的清華同學回憶起饒謹,提及最多的是他賺到錢后請同學們下館子。

對于即將成立的四月網,饒謹給出的定位也顯示出他對于“生意”的注意力:完成向“新愛國主義文化產業的升級換代”。

唐杰則更像是一名學者展望文人論政的前景,在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中他回憶當初加盟四月網的愿景:“2009年之后到2012年之前,會是一個思想和政治意見紛爭非?;钴S的時期,‘中國認同’和泛左翼話語會有一個相當大的空間需要填補,意味著輿論的公共空間中這一塊言論平臺的發展可以有所期待。”

這像是一切美好事業的開頭,一個人創立平臺和組織,一個人賦予其理論與內涵。兩人的身后,是一群服膺他們的名望與理想的追隨者。當然,還有那1000萬。

以后每當四月網出現不可調合的矛盾,員工的最后措施總是向成為基金創始人李世默寫信申訴。李世默是一名美籍華人,這位風險投資家的另外一個身份是政治學者,復旦大學國際關系及公共事務學院博士。他為中國網民所熟知是因為其于2013年6月份在TED環球大會上題為《中國崛起和“元敘述”的終結》(China and the End of Meta-Narratives)的演講。

李世默的演講以流利的英語、輕松幽默的語態和為西方人所熟悉的講故事方法回答了這樣一個問題——“西方人總認為多黨競選和普選是合法性的唯一來源。曾有人問我:‘中共執政的合法性從何而來?’我的回答是:‘舍我其誰的執政能力。’”

美好的事業在短短的三年后戛然而止。2013年9月,隨著資金鏈斷裂,四月網員工在網上公開指控CEO饒謹侵吞公款,認為其控制下的四月網已經背離了初衷;唐杰給南方周末記者的郵件呼應了這一說法:他認為四月網正在被饒謹“私產化”;饒謹則把反對他的員工們稱為“壞分子”、“惡奴欺主”。

此時的四月網總編早已換成胡亦南,一位曾在《China Daily》工作了六年的職業新聞人,胡也是唐杰之后的四月網第二任總編。而唐杰早在2011年8月即離開四月網,和他一起離職的共有十三名員工。在離職前,唐杰曾發起了一次失敗的“起義”,試圖通過向李世默寫信反映問題的方式撤換CEO饒謹。

從惺惺相惜的會面到失敗的起義,只有8個月時間。

一個理想主義者的失敗

接受饒謹的邀請后,唐杰才發現,他接手的是一個早已不復2008年盛況的“反CNN”網站和四月青年社區。

論壇早期的一位核心管理人員介紹,2008年5月時,即在“四月青年”風起云涌后的短短一月,“反CNN”的日均IP訪問量即從頂峰的500萬驟降到不及10萬,之后一路下滑,訪問量和活躍度呈現嚴重依賴具體事件的漲跌態勢。

其次,在奧運結束后,由于話題的多元,四月青年開始持續的分化。論壇已經漸漸被貼上了“五毛”、“左派”等標簽。唐杰在觀察后認為:“只有那些常年關注政治議題、表達政治意見的網友沉浸在論壇上吵來吵去。但話題與意見的重復導致乏味,最終人氣也逐漸越來越少。”

四月社區的普通網友同樣有此感受,&ldquo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小碧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