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敬明能否加入中國作協?作協“擴招” “80后”入會引爭議
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有些作家反應很強烈,因為他們首先斷定:郭敬明剽竊。
各地作協系統大規模吸收年輕作家、網絡作家,發生在去年鐵凝就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之后。郭敬明等人加入作協,諸多爭議可以濃縮為兩個問題:作家是什么,作協是什么
在今年4月召開的青年作家座談會上,作協主動表示,歡迎張悅然(左二)、郭敬明(左三)等“80后”入會 單良/圖
本報記者 張英 實習生 黃婷 整理
10月24日上午,北京市宣武區人民法院駁回了“80后”作家張一一起訴中國作協的民事訴訟。為表達對中國作協吸收郭敬明、宋祖德等人為會員的不滿,9月28日張一一到宣武區法院遞交了民事起訴狀。
張一一是9月25日在報紙上看到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的消息的——前一天上午,中國作家協會公布了2007年新發展會員名單。在1026名申請者中,共有439人通過評審程序成為中國作協會員。這439人中,包括張悅然、李傻傻、郭敬明、蔣峰等10位1980年代后出生的作家,最年輕的是18歲的廣東奇幻小說作家王虹虹。
事實上,加入作協的“80后”遠不止上述10位,此前,湖南、杭州等地作協早就開門揖少了。
作協成了“老人會”
“作協太衰老了?!壁w長天感嘆,他在上海作協工作了22年。22年里,除了副主席之外,趙長天還當了4年書記處常務書記、8年秘書長。作為《萌芽》主編,趙長天堪稱諸多“80后”作家的推手。前段時間上海作家協會換屆,負責日常事務的他看了看會員名單,發現50歲以下的會員數量很少,駐會專業作家里年紀最小的須蘭也快40歲了。開大會時他在主席臺上往下看,“很少看到神采飛揚衣著鮮艷的年輕人”。
何立偉把作協、文聯開會稱為開“老人會”。身為長沙市文聯主席和湖南作協副主席,他感覺不管是文聯還是作協,會員都是1980年代入會的老面孔?!耙粋€會來了500人,其中400人都是1980年代加入作協的?!?BR> 在趙長天和何立偉的記憶里,莫言、余華、蘇童那撥“先鋒派”集體入會以后,近20年里,文聯和作協系統沒有太多新鮮面孔加入。各地作協系統大規模吸收年輕會員,發生在去年鐵凝就任中國作家協會主席之后。
2006年11月12日,鐵凝當選中國作協主席。談及“80后”作家時她說:“‘80后’很多作家的知識儲備、藝術表現力都遠超當時的我們——不能把他們當小孩看,文學不能忽略他們的存在,應該有大格局、大氣象,以更開放和包容的胸懷去關注他們?!?BR> 鐵凝對“80后”作家示好以后,中國作協對“80后”開始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今年4月27日,由中國作家協會、魯迅文學院發起主辦的青年作家座談會在北京召開。張悅然、春樹、郭敬明等近30位年輕作家收到中國作協的邀請,他們趕到北京參加了這個座談會,與中國作家協會黨組副書記張健、高洪波、胡平等人在魯迅文學院就“80后”的現狀、文學創作進行對話和溝通。在座談會上,作協方面對年輕作家們表示,歡迎他們加入作協。
有媒體報道韓寒收到了邀請,但因比賽日程耽誤沒有參加。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韓寒稱,“我對此完全不知情,我也沒跟任何人說過我要參加這個會。他們怎么能夠對媒體編造我要去開會的新聞呢?為了給他們留一點面子,我也沒有發表聲明去戳破他們的謊言,就讓他們自得其樂吧?!?BR> 參加會議的李傻傻記得,他們去北京的往返機票、吃住全部由作協承擔。在開完會以后,他們還乘車去中國作協參觀。當他們到達作協大樓前時,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金炳華等人在門口迎接他們,大樓門口還掛上了歡迎他們的紅色橫幅。
從北京回來以后,李傻傻、張悅然等參加會議的部分作家接到了魯迅文學院第七屆中高級作家研討班的錄取通知書,邀請他們去北京就讀,該班的培訓長達5個月,性質為全脫產就讀,學費、吃住由作協承擔。因工作太忙,李傻傻放棄了這個學習機會。
此外,張悅然和她的同學們還將參加11月在北京召開的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在歷史上,5年召開一次、有“小作代會”之稱的全國青年作家創作會議曾對文學發展起到過重要作用。
中國作協針對“80后”作家群主動拋出了“橄欖枝”,趙長天認為這十分必要:“起碼這是一個非常好的信號。藝術創作這個領域一定要有新面孔,一定要有年輕人加入,這樣才有活力和生命力。當年我和趙麗宏、王安憶、陳村,還有后來的孫甘露、須蘭都很年輕的,都是30歲左右?!?BR> 趙長天所在的上海市作家協會,去年末與市社科院一起推出了首屆作家研究生班,從全國五十多名報名的作家范圍內,挑選了戴來、喬葉、雪漠、王新軍、溫亞軍、那多、小飯、蘇德等23位創作較活躍的青年作家。學員那多、小飯、蘇德上這個班的理由是“能夠多認識一些人,多結交一些圈子里的朋友,有張文憑也沒什么不好的”。
學員在上海就讀兩年期間,學費、住宿費、膳食費等費用全免,還可享受各種國家工職人員待遇。優秀畢業生將能調進上海,在上海作協系統內部就業,使得寫作成為一份長期主要生活來源的工作。
“作協沒給你壞處”
對作協伸出的橄欖枝,還有種種看得見的好處,除了玩賽車的韓寒外,游離在作協之外稍有知名度的作家都選擇了加入。成為上海作協簽約作家后,小飯每個月能拿到作協給的1000元生活補貼,他看重的是身份:“進入作協是我的理想,因為有那么多自己尊敬的作家在里面,而且也是一種肯定?!?BR> 張悅然對南方末記者說,寫作是很孤獨的事情,加入作協是因為“有一種歸屬感”,能夠和其他作家進行創作交流,這一點對作家很重要。
和他們一樣,匡瓢大哥這些網絡作家在意的也是“身份”。和他們開會交流過的何立偉說,網絡作家在網絡上點擊率再高,讀者再多,他在現實世界里還是不被承認??锲按蟾鐐兗尤胱鲄f,有一個組織容納他們,給他們發證件,等于取得了社會身份的認同。
在報社工作的李傻傻認為,體制無所不在,市場也是一種體制,我們都寄生其中。作協并不是一個有害的組織。因為工作關系經常與作協接觸,在他眼里,加入作協跟加入QQ群差不多,選擇潛水、聊天或當管理員、泡妞,完全取決于自己。
改革開放三十年來,作協自身也發生了巨大改變。除了中國作協和有些省的作協有獨立編制外,一些作協只是省文聯屬下的若干協會之一,省會市和地級市作協都掛在文聯下面,除了直接辦事的秘書長兩個人外,幾乎全都是業余兼職。就如趙長天所言,作協所有的資源就是有這么一個機構,最有名的作家、在社會上最有影響的作家,都還是作協的會員,這些人也是資源:“作協不是一個權力機關,開個玩笑,作協的領導想要貪污可能都比較難,因為沒人給他行賄?!?BR> 趙長天認為,現在作協的動機、目的很清楚——為作家提供服務,而不是管作家。從行政上來看,作協主席是作協負責人,但和其他單位一樣,負責作協日常工作的都是黨組書記:“現在黨和政府逐漸了解了文學規律,作為管理者,它現在越來越聰明了。比如政府創辦的‘五個一工程’獎,它絕不會強迫某個作家寫作,而是讓你自愿參加。我覺得這種做法實際上是一種政府采購,完全是你情我愿的事?,F在有些人,想拿這個好處,又不愿意干這個活,然后就罵作協。這就沒有道理,它只是不給你好處,它沒給你壞處?!壁w長天說。
在何立偉眼里,作協就是一個“作協院子”,這個院子名義上是一個民間社團,卻有官方編制的身份,靠政府撥款養了一批行政人員和幾個作家(批評家),辦了幾本文學雜志,偶爾搞一些文學評獎、研討和采風活動。
“作協的權力屬性和在意識形態上的作用在淡化,靠政府撥給的經費搞搞文學評獎,發展會員,給優秀會員辦一些作品研討會,再配合政府需要搞些訂購生產。它對個人的文學創作沒有任何作用?!焙瘟フf。
“1980年代以后,作協的意識形態功能有很大淡化,但黨和政府對于文學不可能沒有要求,畢竟它是一個由政府撥款養的機構?!壁w長天說。
也有機構對作協意識形態方面工作不滿意,比如河南省委宣傳部干脆自己組建了一支專業作家隊伍,專門招收愿意從事主旋律創作的作家,給編制,給錢,提供優厚條件,這無疑也是市場經濟時代文藝創作的一個新產物。
趙長天認為作協有存在的必要:“因為這個社會發育還不夠健全,西方有很多私人基金會扶持文學創作,現在我們國家只能由政府扶持——社會的一些功能,政府代行了,這個代行做得好不好,大家可以評判?!?/P>
郭敬明出了道難題
就像當年劉曉慶破格加入中國作協一樣,郭敬明破格加入作協引發了巨大爭議。在中國作協的歷史上,和他們一樣破格加入的還有《傷痕》的作者盧新華和《喬廠長上任記》的作者蔣子龍,他們都是靠一篇小說的社會影響力而破格加入中國作協的。
郭敬明何以破格加入中國作協?中國作協創作聯絡部主任孫德全介紹,在具體操作上,從1980年代起,中直、國直機構的工作人員外,其他人加入中國作家協會的前提是省作協會員,出版過兩本書或者發表一定數量有社會影響的作品。
郭敬明出版的書早超過了兩本;介紹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的是中國作協副主席王蒙和身為中國作協會員、評論家的陳曉明;郭敬明入會得到了中國作協書記處會議批準。
1987年劉曉慶加入中國作協也是依據同樣的程序和標準。1986年12月6日,當時還是北京電影制片廠青年演員的劉曉慶,在電影局的李文斌陪同下,拜訪了時任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夏衍。
在這次會見中,剛剛看過《芙蓉鎮》和劉曉慶發表在《文匯月刊》上《劉曉慶就是劉曉慶》的夏衍對劉曉慶非常贊賞,主動提起了她出版的《我的路》,并表示對她強調個人奮斗的支持和肯定。
劉曉慶對夏衍說,“我現在有一個愿望,就是想加入作家協會。我這個人任性慣了,很怕受到集體約束。有一段時間我接觸了幾位作家,發覺他們的思想與見識都是高層次的。于是,我便有了這個愿望?!崩^黃宗英、新鳳霞之后,憑著《我的路》和其他一些發表在報刊上的散文,1987年,劉曉慶加入了中國作家協會。
據白燁回憶,為歡迎劉曉慶的加入,當時中國作協還專門開了一個歡迎會。作協的一位負責人在會議上表示,劉曉慶成為會員是中國作協的“榮幸”。這句話后來引來了許多作協會員的不滿:劉曉慶加入作協應該是她本人的榮幸,怎么反倒成了作協的榮幸?
和劉曉慶一樣,郭敬明入會的消息公布以后,引發了作協和作家標準何在的爭論。與劉曉慶不同的是,有人懷疑劉曉慶的作品是幕后槍手寫的,而郭敬明的作品則存在模仿和抄襲嫌疑。
中國作家協會主席團成員陸天明對這次加入中國作協的張悅然等人沒有意見,卻強烈反對郭敬明的加入?!爸袊鲄f早就吸納年輕作家了,但我強烈反對被法院判定剽竊的郭敬明破格加入,他在加入作協的申請表上把法院判定抄襲的作品《夢里花落知多少》作為申請入會的資格,而且說‘加不加入作協無所謂,我得到重視、得到認可了’,這樣一個人居然進入了中國作協的門!這等于告訴年輕人,你們可以抄襲了?!彼麑δ戏街苣┯浾哒f。
對陸天明們的強烈反對和批評,郭敬明的介紹人王蒙辯解說,“郭敬明之前是否抄襲和他能不能加入中國作協是兩回事。成為作協會員,只是說你從事了這個行業的工作,事實證明你有能力勝任。能寫書、出書,有讀者看,不是把他推舉為道德楷模。我看過他的書,覺得他有才氣?!?BR> 另外一位介紹人陳曉明認為,“年輕人做事總有疏漏的地方,我們應該以關懷、教育、培養、幫助為主,不能因為犯了錯誤就一棍子打死?!?BR> 陸天明對南方周末記者表示,他不能接受王蒙和陳曉明的辯護?!巴趺烧f得對:我們不選道德楷模,不選勞動模范。但是對于一個有社會影響的作家來說,你的重要的作品是抄襲別人的,這一點是最致命的。選一個會員加入作協,你的每一部作品都要獨創的,你抄襲剽竊了以后就不是作家了。我計較的是這點,法院判定他抄了他還不認錯,還振振有詞。中國作協少一個郭敬明就活不了嗎?就這樣一個人,我們中國作協認可他。作協這么做本來是想討好年輕一代,但我認為這個事給中國文學帶來很不好的影響?!?BR> 幾年前,陸天明曾經參加過一個全國書市,看到出版過郭敬明作品的某文藝出版社領導在圖書訂貨會主席臺上,當著幾百位經銷商的面給郭敬明鞠了一個90度的躬,感謝他把作品放在自己的出版社出版。
陸天明不理解今天的社會和環境的變化。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采訪時,被郭敬明粉絲在博客里圍攻的他一個勁地問記者,“是我錯了嗎?出版社為了商業利益,找到王蒙、陳曉明給郭敬明做介紹人,但他們也不糊涂啊,怎么就答應了呢?而且現在的報紙,只要有郭敬明的消息就大版大頭照消息,報道他剽竊的時候都是大版的,不加任何批評的?!?BR> 陸天明感慨說,已故著名作家葉蔚林,因為一個中篇小說《秋夜難忘》和山東作家尹世林《遍地螢火》相似,被讀者發現在媒體上揭發以后,葉蔚林承認套用、抄襲了《遍地螢火》的一些細節,經中國作協作家權益保障委員會調解,葉蔚林在《小說選刊》上發文承認錯誤向尹世林道歉,并把兩次發表《秋》的全部2000元稿酬轉給尹世林。雙方還簽署了一項合同書,確認葉蔚林《秋》文對尹世林《遍》文的抄襲行為。
“當時大家都對他說,你是一個這么優秀的作家,只是抄了一個段落,不要難過、抬不起頭,完全可以繼續寫。但他自己覺得抬不起頭來,心里內疚,自己就不寫小說了?!?BR> “郭敬明加入中國作協,有些作家反應很強烈,因為他們首先斷定:郭敬明剽竊。我覺得這個結論太重了,沒辦法,這是法院判的。吸收一個剽竊者入會,就等于吸收一個小偷入會,問題就大了?!壁w長天認為郭敬明是一個模仿者,他的作品都有很重的模仿痕跡。
“作品模仿痕跡非常重的人入作協,可不可以呢?這么看問題分歧就不會很大了。郭敬明的問題是在整個作品結構上模仿人家,這樣的情況在文學史上其實有很多。我們新時期文學的很多作品都是從外國文學中套過來的,那時候沒人說他們是剽竊,因為那時候的概念是:一字不漏地抄才叫剽竊。郭敬明倒不是一字不漏地抄,他把別人的東西消化了,變成了自己的?!壁w長天說。
一些年紀比較大的作家不太接受“80后”,認為網絡寫作不是文學。趙長天覺得文學的標準始終在變化:“不能說變化就一定好,但你不能輕易否定它。你習慣也好,不習慣也好,未來都是他們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