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韓山拾得
這是一個屌絲成功逆襲的故事。他先是靠做辣椒、香菇等農產品的長途販賣攢了一筆錢,再承包縣罐頭廠做起出口外貿,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銷售市場,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緣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國禪宗佛理的影響,寒山與拾得兩位唐代高僧廣為人知。
責任編輯:朱又可 實習生 蔡佳茵 龍健
韓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學。
他爹叫韓山,一個老鰥夫,瘸了半條腿,還能跑得飛快,擠進汽車站前看熱鬧的人堆里,抓起竹籃沒肯再撒手。
竹籃里躺著一個不足百日的棄嬰,是男娃,“帶把的”。
韓山拾得討厭他爹。
他爹在取名時也忒不負責任。班上幾個橫蠻慣了的男生,不高興了,把他打一頓;高興了,也把他打一頓——這叫打日本人。瘦小的他偷了戶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來”。
韓山拾得絕食三天。在縣搬運站當廚師的韓山拗不過兒子,買了包阿詩瑪煙,到派出所見人就低頭哈腰。
韓山拾得回到學校。語文老師上課點名,喊了幾聲“韓山拾得”,他不起身,捂著腮幫子齜牙咧嘴。老師大怒,一個箭步橫跨半個教室,把他拽下椅子,喝令他滾出。隔不多時,他回來了,身子發抖,臉白得嚇人,一步步把沉重的肉體挪到講臺上。大家傻了,老師愣了,我覺得他被鬼上了身。我們不知道他想干什么。
眾目睽睽下,他擦掉老師的板書內容,攥著根粉筆,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寫下“韓小山”三個字。
接著,他把揣在褲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來,把左手緊握著的石頭狠狠地砸在自己腦袋上。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李夏同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