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利益已關乎中國的基本生存

如果美國基本實現了能源自給,而中國越來越依靠中東的石油,誰來當中東的警察呢?當警察的日子很難過,要有強大的海軍、空軍、強有力的反恐部隊,要建海軍基地,我們的政策研究對此種危機狀態有所準備了嗎?

責任編輯:戴志勇 實習生 王穎

(向春/圖)

如果美國基本實現了能源自給,而中國越來越依靠中東的石油,誰來當中東的警察呢?當警察的日子很難過,要有強大的海軍、空軍、強有力的反恐部隊,要建海軍基地,我們的政策研究對此種危機狀態有所準備了嗎?

我從1990年代中期開始鼓吹要重視和加強研究中國的海外利益,當時國內沒多少人認可,覺得這個觀念太生疏遙遠。2013年4月16日公布的中國《國防白皮書》,首次提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任務不但包括守護國土,也包括維護中國的“海外利益”。形勢擺在那兒,我們不正視是不行的。

制定國際規則的能力最根本

看清楚一個國家海外利益的第一個視角,是國際比較。

近代以降,英國最早把如何經營海外利益作為一項基本國策。工業革命興起前后,有好幾個國家力圖成為引領世界潮流的大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在航海、探險、國際貿易、奴隸販賣等方面都比英國做得早,但都沒有可持續性。如果沒有可持續的海外利益經營方略,英國絕不可能以2600萬上下的本土人口,拓展和治理海外殖民地的五六億人!當代的國際貿易、國際法庭等很多規則,大部分是英國人做起來的。

當今國際體系越來越多方面和多層級,涵括貿易規則,領土、領海、領空之間的爭端如何解決等等。英國是對現代國際體系鋪下奠基石最多的國家,美國基本是跟著這個路子走下來的。近幾十年來,如果哪個國家不承認這個規則,就進不了這個國際體系,很難享受其中的便利。

俄羅斯是怎么興起的?是彼得大帝認識到,瑞典可以稱霸北歐,就是因為有強大的海軍和港口,有海外利益的有效維系辦法。彼得大帝把瑞典那一套連學代抄拿回來,才有了俄羅斯的對外開放對內改革。終于打敗瑞典,成為歐洲強國。

緊跟著這個路子走成功的第一個非歐美國家是日本。日本從歐洲海洋大國的成功經驗,看懂了應該怎樣擴張自己的海外利益。那時的中國左邊是俄羅斯,右邊是日本,這兩個國家作為后起者在拓展海外利益時,在亞洲最注重的是中國的東北,那里土地肥沃,資源豐富,人煙稀少,港口、鐵路、公路都好建。他們采取的方式也大同小異,武力加欺詐。

商品、人員、觀念、技術的互相交流,必然促進后來者在制度上向最先進的國家學習,最終才能支撐一個國家的興起。大國的中式英文翻譯是a big country,含義是“土地很大,或人口很多”;而英文講的大國則是a great power,含義大不一樣:一個國家的領土可能不太大,人口可能不太多,但power大。如果只是以面積人口比較,鴉片戰爭時期的英國不是“大國”,大清帝國才是。

中國靠什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瓦特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