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合伙人
20世紀80年代,三個懷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在高等學府燕京大學的校園內相遇,從此展開了他們長達三十年的友誼和夢想征途。一部男人版的致青春,“新東方”發家史回顧。
中國合伙人
蘭波:幾個老桿子拜第三波民主潮推動的全球化混成了上等人,不感謝自由民主,卻一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加狹隘民族主義者面目自我夸耀,炫富斗狠,技法尚可。
木衛二:在技術層面上講,這部電影沒問題,即便它所傳遞的價值觀非常之糟糕。但就像陳可辛所投機的,這個時代已經夠糟糕了,他再撈上一把,補上一刀,又能怎樣?成功學和中國夢的勝利,合拍片萬歲。
賽人:虛情假意,爛大街的成功學,愛國賊式的精神狂歡。
桃桃林林:可以跟致青春參照,都是講青春與現實。不過少女青春是一場場戀愛;男人的青春是事業、夢想與哥們友情。這片大賣成功學,各種激情與夢想之類的關鍵詞,而講到最后還是越活越孤獨的事。旁白多不是問題,問題是旁白敘述者不統一,這個比較討厭。結尾的處理也太理想,但算國內難得質量尚可的勵志片。
王華震:扭曲的價值觀、缺乏細節的空洞歷史敘事、人與人之間情感的商品化展示。綁架創業精神為中國夢樹碑立傳,香港導演能拍出這種電影,說明他們已經完全掌握了“揣摩上意”的內地法則。
何小沁:時隔八年,陳可辛再次接手內地現實題材,證明了其仍舊是能在藝術與商業間取得較好平衡的導演之一。
褻瀆電影:中國式的成功定義,呈現了一個價值觀取向錯誤的所謂的中國夢。
云中:陳可辛技術是不錯的,但反襯出這片子更讓人討厭。還有什么能比一個成功人士假裝土鱉,更能打擊一個真正土鱉的信心么?導演還把這一切拍得有情有義,簡直讓屌絲們除了成功找不到任何借口。求放我們一馬!
magasa:傳達的中國夢不敢茍同,有錢就能買回尊嚴?
大奇特:陳可辛證明青春、夢想都是不會逝去的(與《致青春》相悖),三點一線的人物關系權衡的很好,尤其“打乒乓”一段最具代表。影片的角色有些單一,情節推進太快,就像遙控器,一直按快進(發展過快,削弱了故事延展與情感張力),只有三個頻道(強化主體,弱化附體)及無休止的旁白與音樂(記敘大于展示)。學英語的一些靈感以及用音樂作為年代的代表還是從《甜蜜蜜》那里脫胎而來的。
導演:陳可辛
編劇:周智勇/張冀/林愛華
主演:黃曉明/鄧超/佟大為/杜鵑
劇情:一部男人版的致青春,“新東方”發家史回顧。三個懷有熱情和夢想的年輕人在燕京大學的校園內相遇,從此展開了他們長達三十年的友誼和夢想征途。從踏進校園時,每個人都懷揣著自己的夢想。出生于留學世家的孟曉駿(鄧超飾)渴望站在美國的土地上改變世界,浪漫自由的王陽(佟大為飾)盡情享受改革開放初期那蓬勃激昂的青春氣息,曾兩次高考落榜的農村青年成冬青(黃曉明飾)以曉駿為目標努力求學,并收獲了美好的愛情。
然而現實和夢想的巨大差距讓冬青和王陽倍受打擊。偶然機緣,被開除公職的冬青在王陽的幫助下辦起了英語培訓學校,開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美國發展不順的曉駿回國,并加入學校,無疑推動三個好友朝著夢想邁進了一大步。只是隨著成功的降臨,他們的友情也開始承受嚴峻的考驗…
本片獲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故事片。該片主演黃曉明獲第15屆華表獎優秀男演員獎,導演陳可辛獲第15屆華表獎優秀境外華裔導演獎。
網絡編輯:雅文 ze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