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大林格勒
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
斯大林格勒
蘭波:沒有對戰爭的實質呈現,只有對戰爭場面的華麗想象,無節制的慢鏡更如沙中筑塔,丟掉了蘇俄電影的優良傳統。
賽人:以為視角獨特,以為深情款款,實際全是陳谷子爛芝麻。
桃桃林林:你想看到的基本都在預告片里,包括那種很《美少女特攻隊》的畫面。名字很大,故事很小。并不會很大場面很史詩,就是幾個人的事。影片將戰爭細化到個體,但是講得太簡單了,還很多腦殘設定,真正有感覺的角色其實并沒有,包括那個德國軍官的愛。頻頻的慢鏡頭營造雕像感,像在立傳,但是沒立住。
王華震: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用電影《斯大林格勒》回到了蘇聯衛國戰爭的現場。就像他的父親,謝爾蓋•邦達爾丘克當年做的那樣,用一部處女作《一個人的遭遇》,詩意地圖解了肖洛霍夫關于衛國戰爭的名著。至少還有一點,小邦達爾丘克和老邦達爾丘克一樣,他們更關心的,并不是戰爭的全局、戰略或者勝敗,他們關注的,是戰爭中人的命運。這在“解凍”之前的蘇聯電影中是罕見的,而現在幾乎已成為另一種“陳詞濫調”。小邦達爾丘克的《斯大林格勒》,俄羅斯第一部Imax加3D,也聚焦于斯大林格勒保衛戰中的幾個具體人物,卻沒法學到乃父表現大場面的魄力和技巧(當然國營片廠所能調動的資金和人力和今日的制作模式也不可同日而語),無論如何,都是不小的遺憾。
褻瀆電影:預告片剪的太帥,而電影就像催胖成兩個小時的加長版預告片。
云中:除了視覺上偶爾可觀外,基本糟成了一鍋粥。劇本完全應該重寫。蘇聯電影的優良傳統一點沒有。變成新一代無腦MV流。嚴重不靠譜。
導演:費奧多爾•邦達爾丘克
編劇:謝爾蓋•斯涅日金/伊里亞•蒂爾金
主演:彼得•費奧多羅夫/托馬斯•克萊舒曼/瑪麗亞•斯莫爾尼科娃/亞娜•斯圖季琳娜/德米特里•雷先科夫/阿列克謝•巴拉巴什
劇情:1942年秋天,人類史上最慘烈的一場戰爭在這片寒冷的土地上爆發。德國人穿越伏爾加河抵達對岸斯大林格勒設防固守,蘇聯紅軍與對手展開城市爭奪戰,雙方你來我往,城市化作廢墟焦土,成千上萬人死亡,放眼望去儼然人間地獄。在一次反攻行動中,蘇軍嚴重傷亡,僅有大尉格羅莫夫(彼得•費奧多羅夫Pyotr Fyodorov飾)率領的偵察小隊到達對岸,占領了一棟破爛的建筑。鑒于建筑的位置極其重要,極度厭戰的德國軍官彼得•卡恩(托馬斯•克萊舒曼Thomas Kretschmann飾)奉命奪回該據點。慘烈無情的修羅場,人性和獸性的角力永無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