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夢者說】馮侖:追求理想,順便賺錢
馮侖說,我所講的‘野蠻生長’特指的是1993年之前,對于今天創業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豐滿不應該是野蠻生長之后的事情,而是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要理想豐滿。因為創業者所面臨的法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個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責任編輯:顧策 助理編輯 溫翠玲 實習生 徐庭芳
馮侖的中國夢:希望中國有一個法治基礎上充滿競爭和富有活力的市場經濟體系。
“做企業永遠面臨兩種選擇:追趕或轉型。如果做跟隨性的決策,那么企業家很輕松;轉型很累,并且有風險,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馬云當時完全也可以做個庸俗的中介公司,那叫跟隨;但是他轉型做電子商務,今天就成為領導者。”
“我所講的‘野蠻生長’特指的是1993年之前,對于今天創業的人來說,我認為理想豐滿不應該是野蠻生長之后的事情,而是從創業第一天開始就要理想豐滿。因為創業者所面臨的法治環境已經比我們那個時候不知道好了多少。”
在中國地產界,少有人有馮侖這樣的學歷背景——本科在西北大學讀經濟,研究生跑到中央黨校鉆研馬列,所創立的企業走上正軌后他又去社科院拿了個博士學位。
馮侖還被打上“92派”企業家的標簽。1992年,一批在政府機構、科研院所的知識分子受小平南巡講話的感召,紛紛下海創業,成為今天中國商界的中堅力量。創立萬通之前,馮侖就先后在中央黨校、中宣部、體改委這三個體制內單位工作過6年。“92派”的代表中,還有當年的萬通六君子——潘石屹、易小迪等等。
馮侖愛講段子,尤其喜歡用男女關系來闡述他對企業和政府關系的思考,比如“政府不要到企業的懷里亂摸”,這也是他給公眾和朋友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性格特點。某場論壇上,馮侖沒有講段子,同場的嘉賓、復星集團的梁信軍還有些不習慣,演講中數次提及。
“我這個人本身就比較粗俗,后來發現這樣更容易被人理解和記住,就慢慢形成了這樣的說話風格。”馮侖說。
另一位以說話風格犀利而知名的思想型地產商任志強,卸任后開始創辦書院,試圖對民眾進行啟蒙。相比而言,馮侖自言暫時還沒有“布道”的欲望,他現在的重點,還是做好萬通、參與各種公益事業,并且試圖用一個“立體城市”的概念來改變大城市病的現狀。
2013年12月7日,在那間擺滿了線裝書的辦公室內,馮侖接受南方周末記者專訪,談論自己對于房地產行業、大城市病以及企業家身份定位的思考。
馮侖在清華大學蒙民偉廳南方周末主辦的中國夢論壇上發言。
“轉型很累,但可能成為行業領導者”
南方周末:十年前,為什么會想到去紐約的世貿新址上做一個“中國中心”,當時的萬通已經發展到需要海外布局嗎?
馮侖:“中國中心”是我對房地產企業的一個夢想,不是為了海外布局。“9·11”發生后半年,世貿中心的重建方案出來了,極有想象力的一個設計,遠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網絡編輯:劉之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