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本衛星國”到“新國家”——“臺獨”60年流變

“臺獨”思想和行為可謂源遠流長,自臺灣光復起至今,“臺獨”從未止息過。1945年8月15日臺灣回歸祖國大陸之日始,一批人就在美、日等國的暗助下在島內外鼓動“臺灣獨立”,打算將臺灣從祖國大陸分裂出去,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由于國民黨當局的強力壓制,這種思想在島內基本上沒有生存空間,陣地也在美國和日本。民進黨成立后,“臺獨”回到了“故鄉”——臺灣,尤其是在李登輝的縱容與支持下,“臺獨”在島內迅速“竄紅”,隨著主張“臺獨”的民進黨在2000年奪取了政權,“臺獨”在政治、文化、“外交”等各個領域進入落實階段。
(一)以日本和美國為中心的海外“臺獨”年代
濫觴于日本:臺灣要“建成日本的‘衛星國’”(從光復到1970年代初)
日本向全世界宣布無條件投降之際,少數不甘心失敗的日本軍人便企圖勾結島內極少數深受日本“奴化教育”的大漢奸發動“臺灣獨立自治運動”,以抗拒中國接收臺灣,終因日本當局的反對而流產。1947年2月28日,島內反抗國民黨專制獨裁統治的“二二八事變”遭到國民黨當局的鎮壓,給臺灣同胞造成了嚴重的心靈創傷,一批深得“日本皇恩”的人士借機鼓動“臺灣獨立”,宣稱“為身上流的華人血統感到可恥”。
1948年2月,喝過幾年美國墨水、出身臺灣望族的廖文毅等人在香港成立“臺灣再解放聯盟”,積極呼應美國炮制的“臺灣地位未定論”、“聯合國托管論”,宣稱“臺灣的最后歸屬應由臺灣人通過公民投票決定,在此之前由聯合國托管臺灣”。1950年2月,為躲避國民黨情報機關的追查,廖文毅逃往日本,并糾合在日本的一些“臺獨”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