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精選】熱烈地愛 平靜地死

魯迅在同許廣平戀愛的時候,愛得很熱烈;他平時的生活很充實,一直以很快的節奏進行;而面臨死亡之時,則態度異常平靜。這正是陶淵明的派頭啊。

同前后的時代相比,魏晉文學的一大特色是高度重視生和死的問題,這是因為這一階段除了西晉平吳后約有二十年的太平以外,戰爭和動亂始終沒有停息,死亡枕藉,人口銳減,即使用行政手段強迫早婚,鼓勵生育,仍然一直人丁不旺,形成很大的隱憂。唯其如此,人們也就高度重視愛情、婚姻和家庭,關心子女;同時又高度關注疾病和死亡,深入考慮如何安排后事。這些內容大踏步地進入文學創作,形成一道特別的風景。

魏晉時代最偉大的作家陶淵明在生與死這兩個大題目上都留下了不少作品,其中有著豐富的信息,值得反復玩味。

人活著就存在飲食男女亦即保持和延續生命的基本需要,也存在實現自我價值、留下好的名聲等精神上的追求。所以在這時的文學作品中關于美食、飲酒、服藥、情愛、婚姻、子女、事業、奮斗、升遷、不朽、善終等等內容大量出現。陶淵明自不例外,但也并不面面俱到,他抓得最緊的事情是飲酒和賦詩,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兩手都很硬;同時也關注愛情和死亡,留下了一批確實可以不朽的作品。

陶淵明一生結過兩次婚:前一任夫人英年早逝,于是再娶翟氏;前后一共生過五個兒子,不知道是否有女兒。他的戀愛經過現在一無所知,古人往往先結婚后戀愛,但這并未降低愛情的熱度;他們當然也有婚前和婚外的愛情。

陶淵明看似平淡,其實是感情很濃烈的人,一篇《閑情賦》充分表現了他的前衛性。賦中先敘有一美女在黃昏時分獨自鼓瑟,“曲調將半,景落西軒,悲商叩林,白云依山”;而聽到這音樂的作者大為感動,想去找她作親密的談話(“愿接膝以交言”),但是他頗有顧慮:“欲自往而結誓,懼冒禮之為愆。待鳳鳥以致辭,恐他人之我先”,于是——

意惶惑而靡寧,魂須臾而九遷。

愿在衣而為領,承華首之余芳。

悲羅襟之宵離,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為帶,束窈窕之纖身。

嗟溫涼之異氣,或脫故而服新。

愿在發而為澤,刷玄鬢于頹肩。

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

愿在眉而為黛,隨瞻視以閑揚。

悲脂粉之尚鮮,或取毀于華妝。

愿在莞而為席,安弱體于三秋。

悲文茵之代御,方經年而見求。

愿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

悲行止之有節,空委棄于床前……

考所愿而必違,徒契契以苦心。

擁勞情而罔訴,步容與于南林。

棲木蘭之遺露,翳青松之余蔭。

倘行行之有覿,交欣懼于中襟。

竟寂寞而無見,獨悁想以空尋…

登錄后獲取更多權限

立即登錄

網絡編輯:劉之耘

歡迎分享、點贊與留言。本作品的版權為南方周末或相關著作權人所有,任何第三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即為侵權。

{{ isview_popup.firstLine }}{{ isview_popup.highlight }}

{{ isview_popup.secondLine }}

{{ isview_popup.buttonText }}
午夜宅男在线,中视在线直播,毛片网站在线,福利在线网址